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

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

ID:39796067

大小:1.08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7-11

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_第1页
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_第2页
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_第3页
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_第4页
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概况及土壤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省土壤类型分布及性质参考书:《河南土壤》中国农业出版社一、土壤分类的目的和意义1、土壤分类:根据土壤的发生发展规律和自然性状,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自然界的土壤划分为不同的类别。2、土壤分类的目的:就是为了科学地认识土壤,系统地区分土壤,从而达到合理地利用土壤。3、分类的意义土壤分类是土壤科学水平的标志;是土壤调查制图的基础;是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技术的依据;是国内外土壤信息交流的媒介。现行的中国土壤分类系统,是对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汇总,在原有分类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土纲亚纲亚种土种土属土类亚类河南的土壤类型7个土纲,17个土类淋溶土半淋溶土水成土盐碱土人为土黄棕壤黄褐土棕

2、壤褐土沼泽土盐碱土水稻土初育土红粘土新积土风沙土火山灰土紫色土石质土粗骨土半水成土潮土砂姜黑土山地草甸土土壤剖面指土壤从上到下不同土层的排列方式。一般情况下,这些土层在颜色、结构、紧实度和其他形态特征上是不同的。各个土层的特征是与该层的组成和性质一致的,是土壤内在性状的外部表现,是在土壤长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1、土壤剖面各发生层次的形成:成土过程中,原生矿物不断风化,产生各种易溶性盐类,含水氧化铁和含水氧化铝以及硅酸等,并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不同的粘土矿物。同时通过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腐殖质的形成,产生各种有机酸和无机酸。在降雨的淋洗作用下引起土壤中的这些物质的淋溶和淀积,从而形成了土壤剖面的各种

3、发生层次。 (1)、淋溶作用:指土壤中的下渗水,从土壤剖面的上层淋溶或浮悬土壤中某种成分的作用。因此一般将土壤剖面的上层称为淋溶层或简称A层。 (2)、淀积作用:指下渗水到达剖面下层沉淀其中某些溶解物或悬浮物的作用。因此,土壤剖面的下层一般称为淀积层或简称B层。B层之下一般是未受淋溶或淀积作用的土壤母质层,简称C层。土壤母质下面,如果是未风化的基岩,称为基岩层或简称D层。土壤发生层分类耕作剖面一般划分3个最基本层次:①表土层(A层)0-20cm。为有机质积聚层和物质淋溶层;②心土层(B层)20-30cm。为淋溶物质淀积层;③底土层(C层)50-60cm以下。又称母质层。土壤颜色:例如红壤,棕

4、壤,黑土等土壤结构:是土壤固体颗粒的空间排列方式。分为:块状、核状、柱状、棱柱状、片状、微团聚体及单粒结构。土壤质地:指土壤中各种颗粒。分为:砂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六级。黄棕壤黄棕壤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性土类。其在我国分布范围大致为: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黄棕壤分布于亚热带北缘。这里夏季高温,具有亚热带特点;冬季寒冷,具有暖温带特点。地带性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成土母质在山地多为花岗岩、千枚岩、砂页岩风化物,在岗地为下蜀黄土。黄棕壤河南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南阳盆地和桐柏山地信阳县、光山、商城、新县、罗山

5、、固始、潢川、唐河、南召、西峡、内乡、桐柏、镇平、淅川、卢氏、舞钢、鲁山、嵩县。花岗岩发育的黄棕壤剖面土壤性质黄棕壤土壤弱富铝化特性土壤的酸化特性土壤粘化特性养分含量:黄棕壤A层有机质含量约在16-40g/kg,全氮为0.9-1.5g/kg,A层向下,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小于15g/kg,全氮多小于0.7g/kg,土壤全磷含量多在0.2-0.4之间,全钾含量多在10g/kg左右,速效磷含量小于50mg/kg,速效钾的含量多为50-100mg/kg。黄褐土黄褐土主要分布在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缘以及暖温带南缘的低山丘陵或岗地。其地域范围大致在秦岭-淮河以南至长江中下游沿岸,与黄棕壤处于同一自然地理

6、区域。植被:小麦,玉米,豆类等成土母质:黄土状沉积物河南分布地区黄褐土主要分布于伏牛山南麓与沙河一线以南至桐柏-大别山以北的地区,多为海拔在300m以下的岗丘和沿河阶地信阳市区、信阳县、光山、商城、息县、罗山、潢川、淮滨、固始、卢氏、项城、漯河市区、郾城、舞阳、南阳市区、镇平、西峡、淅川、内乡、南召、方城、叶县、桐柏、唐河、社旗、新野、邓州、驻马店市区、西平、遂平、确山、泌阳、上蔡、汝南、平舆、正阳、新蔡、鲁山、舞钢。漯河黄褐土-形态特征土壤呈黄褐色或黄棕色,质地粘重(粘壤土至粘土),土层紧实,尤以心底土中的粘粒聚积明显,并有铁锰胶膜和结核淀积。全剖面一般无石灰反应,土壤呈中性偏微碱性。PH

7、6.5-7.5,盐基饱和度≥80%。养分含量: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偏低,钾素较丰富,磷素贫缺有效微量元素中铁和锰含量丰富,锌和钼属于低值范围,硼极缺。棕壤棕壤也称棕色森林士;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干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在褐土地带的为垂直带上亦有分布棕壤所处地形主要为低山丘陵。成土母质多花岗岩、片麻岩及砂页岩的残积坡积物,或厚层洪积物。河南分布地区棕壤豫西山地。河南:林州、修武、济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