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和儿童发展

科学发展观和儿童发展

ID:39775876

大小:516.00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7-11

科学发展观和儿童发展_第1页
科学发展观和儿童发展_第2页
科学发展观和儿童发展_第3页
科学发展观和儿童发展_第4页
科学发展观和儿童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发展观和儿童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科学发展观和儿童发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陆士桢一、儿童与发展——什么是儿童儿童的概念界定儿童年龄阶段界定为0——14岁第一,儿童是人生中的起始阶段;第二,儿童是人生中处于不成熟状态的年龄阶段;第三,中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在体制上划分为三个阶段,1——5岁主要由全国的妇联组织负责,6——14岁主要由共青团组织负责;儿童概念的深层含义儿童这一概念显示了一个人的特别发展阶段;儿童时期是人发生巨大转折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儿童是一个受保护的概念;儿童的本质基础性:儿童的基础性首先是从社会角度表现出来的;儿童的基础性还表现在个体成长范畴;发展性:儿童期

2、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多指向的、也是高速的;未来性:他们的希望在未来,他们的成就在未来,他们属于未来;关于人的发展个体的发展和年龄密切相关;人类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人类的发展是有顺序、有方向、前进式的;发展意味着个体功能的增加;人的发展是可以划分阶段的;个体的发展会因为多种因素而发生障碍;儿童的发展兼有质和量的改变,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兼有连续性与阶段性,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兼有稳定与不稳定的状态;兼有共通和变异的特质;兼有分化和统整的功能;兼有正常发展和畸形发展的可能二、人权和儿童权利——儿童工作的核心价值人权的概念范畴“人权”体

3、现了对自然生命体的基本权利的尊重;“人权”体现了对于人作为社会存在体的尊重;“人权”的概念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及其发展状态;儿童观的重要意义决定社会对儿童的基本态度;是全社会一切涉及儿童事务工作的出发点;决定着儿童工作者职业行为的性质;儿童观的基本内容对儿童群体的基本认识,即如何认识儿童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儿童的社会本质、儿童的社会作用等;对儿童个体的认识,即怎样看待每一个儿童的本质,如何认识儿童的主动性和多样性等;对儿童群体的认识儿童群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社会代群;占总人口比例;以非主动的方式影响社会生产;作为文化消费的主要力量影响

4、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生产;对每一个儿童个体的认识每一个儿童都是能动的;每一个儿童都具有发展潜能的;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人;每一个儿童都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和受保护权;科学的儿童观功利观,即把儿童作为某种客体来认识----一部分内容承袭了传统观念中对于儿童的认识;另一部分来源于对无产阶级事业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的思考和认识;权利观,即把儿童看作一个活的能动的主体。首先表现在对儿童群体的认识上,将儿童看作社会生活当中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代群;另一个组成是对儿童个体的认识三、儿童工作的伦理价值 与工作范畴——对儿童工作的宏观认识6——12岁的发展任

5、务学习普通游戏中的身体技能;对自己作为一个成长中的生物形成全面看法;与同龄伙伴处好关系;学做适当的男性或女性的社会角色;学习文化和数学;掌握日常生活中所需的概念;发展道德和价值观念;获取个人情感独立;对社会集团和社会制度形成个人看法;中国儿童基本价值(理论价值)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少先队组织的宗旨,辅导员工作的终级价值;社会主义的制度价值——集体主义、社会公正与平等、人道主义等,辅导员工作的价值准则;中国的文化传统价值——礼貌、信誉、勤奋等,辅导员职业操守的基础;与工作对象的关系尊重——把儿童作为活的、有发展性的主体来给予应有的尊重;接纳—

6、—对儿童的理解、相信,拒绝判断,从理解出发积极面对儿童;自决——自我决定,尊重儿童的主观能动性、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个别化——把每一个儿童都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了解与信任——对孩子的热爱与充分信任;正面引导——对组织和教育功能的积极态度;少年儿童工作的主要内容根据社会政策制定少年儿童服务计划;根据社会政策和少年儿童需求建立、完善少年儿童社会服务组织;对少年儿童服务组织的协调和控制;对少年儿童服务组织和具体的工作进行督导及激励;对少年儿童服务机构和服务项目进行评估,并作出报告;针对儿童群体的宏观儿童社会工作推动

7、有关儿童的立法目标——推动儿童政策法律内容体系的建设:针对儿童需求和问题,加强完整的儿童法律体系的建设(法律界定和司法保护,教育权,健康权,福利服务,社会保障等);推动儿童政策法律类型体系的建设:既有宏观的、原则性的基本法,又有具体的、制约执法过程的执行法;既有全国性法律,又有地方性法规,推动在儿童问题的全面法制建设;推动儿童法律法规的执行,促进执行机制的建立;推动有关儿童的立法手段——调查、研究儿童需求;通过多种渠道,对儿童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中的儿童问题进行研究;对现有的有关儿童法律进行研究疏理,确立需求;通过行政的(如政府机构)、社会舆论

8、的(如新闻媒体)、法律的(如具体的案例)等反映儿童需求;在国家权力机关提出关于儿童的立法的动议和议案;在实际工作中,推动已颁布法律法规的执行;针对儿童群体的宏观的儿童社会工作针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