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70329
大小:90.5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1
《环境工程学(整理知识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水质指标水质:水的品质,指水与其中所含的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水质指标的种类: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学指标固体、碱度、硬度、COD、BOD、TOC、TOD固体:在一定温度下(103~105℃),将一定体积的水样蒸发至干时,所残余的固体物质的总量BOD:表示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经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所需氧量。用单位体积污水所耗氧量表示(mg/L)二、水中的杂质:按颗粒大小分为:粗大颗粒物质、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溶解性物质三、污水的类型: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四、沉淀的类型四种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压缩沉淀五、浅层理论及其斜板沉淀池浅层
2、理论:水深为H的沉淀池分隔为n个水深为H/n的沉淀池,则当沉淀区长度为原来长度的1/n时,就可以处理与原来的沉淀池相同的水量,并达到完全相同的处理效果。沉淀池越浅,就越能缩短沉淀时间斜板沉淀池: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采用分层沉淀池,排泥十分困难,所以一般将分层的隔板倾斜一个角度,以便能自行排泥,这种形式即为斜板沉淀池。六、混凝1、胶体双电层结构及其稳定性原因(1)胶体结构:胶体结构很复杂,是由胶核、吸附层及扩散层三部分组成。(2)胶体颗粒在污水中之所以具有稳定性,其原因有三:首先,污水中的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质量很轻,在污水中受水分子热运动的碰撞而作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同时,胶体颗粒本身带电,
3、同类胶体颗粒带有同性电荷,彼此之间存在静电排斥力,从而不能相互靠近结成较大颗粒而下沉;另外,许多水分子被吸引在胶体颗粒周围形成水化膜,阻止胶体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中和,妨碍颗粒之间接触并凝聚下沉。2、混凝的机理污水中投入某些混凝剂后,胶体因电动电位ζ降低或消除而脱稳。脱稳的颗粒便相互聚集为较大颗粒而下沉,此过程称为凝聚,此类混凝剂称为凝聚剂。但有些混凝剂可使未经脱稳的胶体也形成大的絮状物而下沉,这种现象称为絮凝,此类混凝剂称为絮凝剂。按机理不同,混凝可分为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附架桥、沉淀物网捕四种。3、搅拌的作用促使混合阶段所形成的细小矾花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形成大的、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絮
4、凝体(可见的矾花),以使其在后续的沉淀池内下沉。七、离子交换(1)实质:不溶性的离子化合物(离子交换剂)上的可交换离子与溶液中其他同性离子间的交换反应,是一种可逆的化学吸附过程,又称离子交换吸附。(2)结构:树脂本体、活性基团(由固定离子和活动离子组成)(3)离子交换过程的主要特点在于:它主要吸附水中的离子,并与水中的离子进行等量交换(4)物理性能指标:外观、粒度、密度、含水率、溶胀性、机械强度、耐热性化学性能指标:交联度、酸碱性、离子交换选择性、交换容量(5)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交换能力的大小以交换容量来衡量。(6)工作离子交换容量:又称实用离子交换容量,是指离子交换装置在正常运转(出
5、水水质等符合要求)期间,交换树脂总体达到的交换容量。(7)总离子交换容量:又称全离子交换容量,是指离子交换树脂内全部可交换的活性基团的数量。(8)离子交换的运行操作方式:交换→反洗→再生→清洗(9)离子交换装置的类型:固定床和连续床八、活性污泥法定义:一种依靠在曝气池内呈悬浮、流动状态的微生物群体的凝聚、吸附、氧化分解等作用来去除污水中有机物的方法。基本流程:曝气池、沉淀池、污泥回流及剩余污泥排除系统九、活性污泥法净化机理:(1)吸附阶段:污水和活性污泥接触后的很短时间内,水中有机物迅速降低,这主要是吸附作用引起的。(2)氧化阶段:在有氧的条件下,微生物将一部分吸附阶段吸附的有机物氧化分解
6、获取能量,另一部分则合成新的细胞。(3)絮凝体形成与凝聚沉降阶段:氧化阶段合成的菌体有机体絮凝形成絮凝体,通过重力沉淀从水中分离出来,使水得到净化。十、活性污泥法的评价指标:MLSS、MLVSS、SV、SVI、污泥龄(1)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污水与和活性污泥混合后的混合液中悬浮固体数(2)MLV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混合液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数量。MLVSS能较好地表示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数量在0.7左右,﹤0.5时,活性污泥处于老化阶段,﹥0.8时,处于松散状态(3)SV(污泥沉降比):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置30min,沉淀污泥占混合液的体积分数,一般在15%~30%(4
7、)SVI(污泥指数):SVI=SVI在50~150左右,过低,缺乏活性和吸附能力;过高,污泥难以沉淀分离(5)污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工作的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的剩余污泥量的比值。它表示新增长的污泥在曝气池中的平均停留时间。十一、生物膜(1)定义以附着在惰性载体表面生长的,以微生物为主,包含微生物及其产生的胞外多聚物和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的无机及有机物等组成,并具有较强的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的结构。(2)生物膜结构从外面到里面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