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

ID:39768615

大小:1.15 M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7-1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_第1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_第2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_第3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_第4页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一、系统自然观 二、人工自然观 三、生态自然观本章教学要求:●了解——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其每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它在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掌握——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运用

2、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它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1979版1989版第一章:人类自然观的发展“绪论”:“历史渊源”1、古代朴素的自然观第一章:自然界的存在方式2、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观第二章:自然界的演化发展3、形而上学的自然观第三章:人和自然界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诞生第二章:自然界的辩证发展第三章:自然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2004版20

3、12版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古代自然科学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2、16-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3、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二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系统自然观第三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发展:生态自然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包括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本

4、节特点——①注重论述历史上每种自然观形成的渊源;②阐述每种自然观的基本观点和主要特征;③评论每种自然观的自身缺陷及其作用;④增加古代中西方自然观的比较。●本节重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作用。●本节难点——①中西方古代自然观比较;②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关系。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科学技术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自然观,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和基

5、础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渊源:原始人类形成的既客观现实、朴素又带有神秘而愚昧色彩的观念(如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等)。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哲学和自然科学相融合所形成的整体知识形态的自然哲学。(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和特征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它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2.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等。(三)中西方朴素唯物

6、主义自然观1.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水、无限者、数、气、火、种子、“四元素”(土、水、火、气)、原子、“四因素”(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等是自然界的本原;●自然界在其内部各元素间的矛盾作用下,无限和永恒的变化和发展着;●人来源于动物,生物是进化的;●通过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等路径和演绎推理等方法认识自然界。源于:万物有灵的信仰人物万物的本源泰勒斯水赫拉克里特火阿那克西米尼气阿那克西曼德无限者毕达哥拉斯数恩培多克勒水、火、土、气留基伯原子和虚空德谟克里特原子柏拉图理念亚里斯多

7、德质料、形式、动力、目的伊壁鸠鲁原子卢克莱修种子2.中国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道、“五行”(金、木、水、火、土)、元气、太极等是自然界的本原;●自然界的发展遵循相辅相成、中庸和谐的辩证法则;●宇宙具有无限性和永恒性,是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统一;●人来源于自然界,并与其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关系;●运用“阴阳”、“五行”和“气”等哲学思想和归纳、抽象等方法认识自然界。年代人物著作生存时间宇宙起源主要思想文献先秦史伯管仲老子庄子《易经》惠施吕不违前5世纪前730—645年前6—5世纪约前3

8、70—290年约前4—2世纪前370-300年前290-235年金木水火土精气·水道道太极小一太一先王以土与金、水与火、土杂以百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道有情有信···自本自根。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道也者,至精也···,谓之太一《周语·郑语》《管子·内业》《老子·42章》《庄子·大宗师》《易经》《吕氏春秋》汉魏晋《淮南子》董仲舒《易纬》王充《太平经》杨泉蜚颐葛洪前100年27—91年226—249年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