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

ID:39767232

大小:394.81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7-11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_第1页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_第2页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_第3页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_第4页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2007年9月6日到8日,全球经济的新老领军人物会聚在中国大连,参加首届夏季达沃斯年会。他们讨论的一个主要话题是:中国经济近30年快速增长的奇迹还能持续多久?一、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状况(一)“过热”的数据德国最重要报纸《世界报》发表社论说,“因为国民经济带来的福利比经济总量更重要。尽管中国经济一直在赶超,但就人均GDP来看,中国还远远落后于工业国家,德国的人均GDP是中国的16倍”。中国2007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5%、贸易顺差增长83.1%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司长徐林在发言中指出,过去五年,中国GDP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增长曲线和CPI都在走高,这

2、两个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增长过热的状况。CPI同比上涨3.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全国房价平均增长5.3%,外汇储备增长20%……CPI指数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缩写为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

3、他称为SERIOUS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尽管CPI是判定通货膨胀的重要指标,但它不是唯一指标。从当前形势看,物价不是全面上涨而是结构性上涨,最重要的是国内经济总供给总需求基本平衡格局未被打破,因此对于全面通胀的担忧或可缓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宏观调控各职能部门对于通胀所表现的严重关切态度正在积聚,下一阶段各相关调控措施出台预期也由此加强。为了对抗通胀,央行可能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加息力度,尽快缓解严重负利率状况。二是加大力度抑制流动性过剩,控制通货膨胀的源头,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等措施。(外脑精华·北京)如今,似乎什么东西都是中国制造,但最近的金融

4、市场震荡肯定不在此列。过去4周,全球股价大跌,而中国的A股价格却攀升了20%以上。在其他国家,央行都在担心出现信贷紧缩;而在中国,央行却进行了今年的第四次加息。(二)海外视角看中国经济美国媒体:11.5%这个数字说明目前中国经济保持了很高的增长速度,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可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日本媒体:统计数据说明中国经济正在以快步、稳定的势头向前发展。而经济发展过快以及投资过热,应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有所调控。德国媒体:德国经济专家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持积极的态度。对于到2007年底,德国的世界经济排名是否会因中国升至第三而降为第四的预测,部分经济学

5、家有不同看法,认为目前欧元上升的势头将会使德国至少在今年保持第三名的地位。(三)专家把脉中国经济宋国青:从长远来看,实际生产水平的增长率正远超过了潜在生产能力的可想像的增长率;即使现在没有过热,但按目前的增长势头,过热很快就会发生。张立群:在供给基础非常好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价格上涨的基础。从需求结构和供给基础这两个方面来分析,既不存在过热也不存在通胀的前景。左晓蕾:本来我们就一直在低通胀的情况下运行,而且适度通胀也不是一件坏事,比如前半年3.2%的增长也还是反映了经济的平稳,但是六月份的4.4%就要引起注意了,因为它呈增长的态势,而且增长的态势还比较大,“高通胀,高增长”这就是过热的明显表

6、现。孙明春:虽然各项指标都比较高,但我认为中国经济没有“过热”,只能说要防止“过热”。(四)权威机构解说中国经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情况显示,上半年以来,经济形势总体是好的,呈现出增长较快、质量效益提高、结构协调性增强、群众实惠增多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1、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1)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夏粮单产创历史新高。(2)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在农业基础得到加强的同时,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和鼓励自主创新,工业结构继续优化。(3)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改善。(4)抑制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三过")问题取得一定成效。

7、2、节能减排初见成效(1)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两高")行业盲目扩张。(2)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运用各种激励和约束手段促进企业节能减排。(4)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中国政府已制定和公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采取了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减缓人口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并确立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等目标。在过去10年中,中国政府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