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经典题型解析

初一数学经典题型解析

ID:39765243

大小:109.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11

初一数学经典题型解析_第1页
初一数学经典题型解析_第2页
初一数学经典题型解析_第3页
初一数学经典题型解析_第4页
初一数学经典题型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数学经典题型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一数学经典题型解析1、如图,将一个含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如果∠1=115°,那么∠2的度数是()A。95°B。85°C。75°D。6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题画出图形,由直尺的两对边AB与CD平行,利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1=∠3,由∠1的度数得出∠3的度数,又∠3为三角形EFG的外角,根据外角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内角之和得到∠3=∠E+∠2,把∠3和∠E的度数代入即可求出∠2的度数.解答:已知:AB∥CD,∠1=115

2、°,∠E=30°,求:∠2的度数?解:∵AB∥CD(已知),且∠1=115°,∴∠3=∠1=115°(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3为△EFG的外角,且∠E=30°,∴∠3=∠2+∠E,则∠2=∠3﹣∠E=115°﹣30°=85°.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利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其中平行线的性质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熟练掌握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2、如图,AB∥CD,DE交AB于点F,且CF⊥DE于点F,若∠EFB=125

3、°,则∠C=3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对顶角相等,得出∠AFD=∠EFB,由∠EFB的度数求出∠AFD的度数,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CFD=90°,利用∠AFD﹣∠CFD得出∠AFC的度数,最后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得到所求的角的度数.解答:解:∵∠EFB=125°(已知),∴∠AFD=∠EFB=125°(对顶角相等),又∵CF⊥DE(已知),∴∠CFD=90°(垂直定义),∴∠AFC=∠AFD﹣∠CFD=125°﹣90°=35°,∵AB∥CD(已知),∴∠C=∠AFC=35°(两

4、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35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垂直定义,以及对顶角的性质,利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其中平行线的性质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3、如果关于x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仅为1,2,3,则a的取值范围是0<a≤9,b的取值范围是24<b≤32.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求出不等式的解集,找出不等式组的解集,根据已知和不等式组的解集得出0<≤1,3<≤

5、4,求出即可.解答:解:,由①得:x≥,由②得:x<,∴不等式组的解集是≤x<,∵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1,2,3.∴0<≤1,3<≤4,解得:0<a≤9,24<b≤32,故答案为:0<a≤9,24<b≤32.点评:本题考查了对不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关键是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已知得出0<a≤9,24<b≤32.4、已知:a2﹣4b﹣4=0,a2+2b2=3,则的值为()A。-1B。0C。1/2D。1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a2﹣4

6、b﹣4=0,易求a2=4b+4①,再把①代入已知条件a2+2b2=3,可求2b2+4b=﹣1,然后把①代入所求代数式,对此代数式化简可得结果2b2+4b,进而可知其结果.解答:解:根据a2﹣4b﹣4=0可得a2=4b+4①,把①代入a2+2b2=3得4b+4+2b2=3,那么2b2+4b=﹣1,把①代入a2b+2b中可得a2b+2b=(4b+4)b+2b=2b2+4b=﹣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由已知条件得出a2=4b+4,并注意整体代入.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

7、行线是初中平面几何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图形。在证明某些平面几何问题时,若能依据证题的需要,添加恰当的平行线,则能使证明顺畅、简洁添加平行线证题,一般有如下四种情况。1为了改变角的位置大家知道,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利用这些性质,常可通过添加平行线,将某些角的位置改变,以满足求解的需要。例1设P、Q为线段BC上两点,且BP=CQ,A为BC外一动点(如图1)。当点A运动到使∠BAP=∠CAQ时,△ABC是什么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答:当点A运动到使∠BAP=∠CA

8、Q时,△ABC为等腰三角形。证明:如图1,分别过点P、B作AC、AQ的平行线得交点D。连结DA。在△DBP=∠AQC中,显然∠DBP=∠AQC,∠DPB=∠C。由BP=CQ,可知△DBP≌△AQC。有DP=AC,∠BDP=∠QAC。于是,DA∥BP,∠BAP=∠BDP。则A、D、B、P四点共圆,且四边形ADBP为等腰梯形。故AB=DP。所以AB=AC。这里,通过作平行线,将∠QAC“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