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60632
大小:51.99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7-11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一、积累运用1.按要求填空。(1)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北宋·林逋《山园小梅》)(2)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北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3)“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出自白居易《涧底松》;而早在汉代,左思《咏史》就以“涧底松”比喻才高位卑的寒士,他对金、张豪门是这样评价的:“_________,________。”(4)《蒹葭》中被今人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句子是“___
2、_____,________”。【答案】(1).暗香浮动月黄昏(2).拣尽寒枝不肯栖(3).金张藉旧业(4).七叶珥汉貂(5).所谓伊人(6).在水一方【解析】【详解】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拣”“栖”“珥”的写法。2.按要求选择。(1)证婚人在婚礼上要表达对新郎新娘同心永结的祝愿,下列现代诗中最适合引用的一项是。A.那河畔的金
3、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B.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C.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D.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2)假如你父亲因故无法参加家长会,他发给你班主任陆老师短信,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陆老师,今天我工作繁忙,无法拨冗参加家长会,敬请谅解。B.陆老师,因我晚上加班,不能光临今天的家长会,非常抱歉。C.陆老师,因贵体小恙,不能来参加今
4、晚的家长会,谨此奉告。D.陆老师,我出差在外地,无法参加今晚的家长会,深表歉意。【答案】(1)B(2)D【解析】【详解】(1)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诗歌是一首送别诗,用在此场合不合适;C项,“凄清又惆怅”过于伤感;D项,谈的是辩证关系,和祝福没有关系。故选B。(2)此题考核语言得体的能力,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
5、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拨冗”是客套话,一般用于请别人抽时间参加;B项,“光临”用于请别人参加,不用于自己;C项,“贵体”用于别人。故选D。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中国的“诗史”传统①中国是一个深具历史感的国度。以至于凡是在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史”的作品几乎都被视为是伟大的,因为这些诗歌的内容指向了确凿可证的具体史事,因而其价值不证自明。而我们在阅读诗歌时,也早已习惯从诗歌中寻找各种历史信息,诸如作者的生平、家世、交游等,以为谈史的资助;
6、而罔顾诗人dàn精竭虑地在格律和形式之间铺排、展开其诗艺、美学、情感和思想。这种阅读倾向不仅在普通读者中常见,即使对于具有良好文史修养的专业批评家而言也是如此。但与普通读者喜欢在作品中搜索年、月、日、地理、人物等直接的历史信息不同,目光如炬的批评家往往更喜欢从诗歌的比兴、美刺、讽喻等修辞中去窥测诗人的政治态度和立场,从而将多义的诗歌指向具体而又特定的历史语境。②久而久之,我们已习惯在诗歌阅读中另辟通往历史的蹊径,并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诗史互证”——来配合这一阅读目的。清初以来,著名学
7、者钱谦益、朱鹤龄、仇兆鳌、浦起龙等人注释杜诗,姚文燮、王琦等人注释李贺诗,朱鹤龄、姚培谦、冯浩、张尔田等人注释李商隐诗,都试图将孟子“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理论与“诗史”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对诗中的比兴等修辞手法及典故、词义的训释来阅读诗人如何在诗中传达对重大现实事件的看法,从而形成一套娴熟运用于诗歌阅读并服务于历史学的“诗史互证”的方法。这种研究方法经过近代著名学者刘师培、邓之诚、陈寅恪等人的发挥,至今仍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学术界。③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对于“以诗为史”的阅读传统的追捧,在
8、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在现实的研究中,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大量生硬的拼凑,或以纪史功能作为诗歌的主要价值,或将诗歌中的比兴、美刺牵强附会于上层社会中重大、秘密的政治事件,更有甚者,将“诗史”作为一种阅读标准,强加于古人甚至于今人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诗歌之上,只要诗中出现与时事交涉者,即可誉其为“诗史”。这一阅读方法的làn用非但不能为现有的研究开拓新的思路,反而遮蔽了诗歌阐释的丰富的可能性。④实际上,“诗史”一词的适用范围极其有限,是不可随意运用的。历史上仅有宋末、明末清初两个时代的诗歌作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