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ID:39760238

大小:4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7-11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_第1页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_第2页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_第3页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_第4页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_第5页
资源描述:

《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二)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方法与解题技巧知识点的把握文言文学习应使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文言文试题应“重点考查学生的记诵积累,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命题方向综观新课程实验推进以来的中考语文试题,预计2007年新课程语文中考文言命题将有如下趋向:1.课内向课外延伸,比较阅读成为重要试题形式。从2004年到2006年文言文试题选文方面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其发展轨迹——在新课程中考之初,更多

2、的是用课内篇段检测文言文教与学在词语、句子及文意理解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落实情况,目的在于引导我们夯实基础;然后,再用课外文言文阅读引导文言文学与用由此及彼,举一反三,逐渐向运用课内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的方向过渡。这体现了新课程中考重视考查我们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方向。在这种过渡中,比较阅读是一种联系课内外知识、促进我们学会迁移的重要形式,它可以是课内两篇(段)文言材料的比较阅读,也可以是课内外各一篇(段)文言材料的比较阅读。当然,作为比较的文言选段,也可能不止两篇(段),而且可能将古代诗词(如2005

3、年湖北宜昌将古诗、联、文结合起来进行考查的问题),甚至现代文(如2004年贵州贵阳课改中考题第21题),与文言文结合起来考查。2.考查内容仍以字词为主,兼考对内容的理解。考查的内容大多有这样几项:通假字的本字、读音及意义;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常用文言虚词的用法;重要句子的翻译以及文段主要内容的理解等。题型主要有三大类:(1)解释词语。释义以实词为主,兼有少量虚词,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固定意思。要求是了解词义,会解释词的意思即可,不要求回答语法概念。一般为书下注解,有时是句子中的关键词,其中包括通假字解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词

4、类活用等。(2)翻译句子。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一般为书下注释的句子或文段中的关键句和课后练习中要求会翻译的句子。(3)内容概括或语句理解。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对文章关键内容的理解。考查对文章具有整体的理解、领悟、分析、概括的能力。3.试题形式大都以主观题为主,开放性题目体现了考查的发展趋势。文言文的考查一般以主观题为主,出现了很多开放性题目。开放性命题有几种形式:①名句赏析。如“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请你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谈谈对这一哲理的理解。②阅

5、读感悟。如:请说说你读了《鱼我所欲也》有何感受。③观点评论。如:有人认为《陋室铭》反映出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④异同比较:如:五柳先生和醉翁同是饮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⑤创新拓展。如:除《上枢密韩太尉书》中作者的观点外,你认为写文章时“养气”的方法还有哪些?⑥实际体验。如:“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三句话因其文质兼美而脍炙人口,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结合《岳阳楼记》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的体会。⑦综合辨析。如:联系全文(材料节选《愚公移山》),你认为愚

6、公“愚”还是“不愚”,为什么?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就行。⑧人物评价。如有两道中考题(材料是《曹刿论战》):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敬佩。a.说说曹刿的才能。b.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中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这两道题,不仅考查了对文中人物的评价,还考查到历史知识和对相关历史人物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

7、。”新课程语文中考文言文试题选文也应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积淀,将史料上记载的历史文化名人事迹和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等引入试题中:浙江试题中的《东坡画扇》和山东青岛试题中的《邹孟轲母》都体现了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此举的目的在于促进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满足我们发展的多元需求。4.考查内容中的民族文化内涵及其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关联将得以加强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应该促使我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作为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文言文学习及考试理应担负

8、起传承文化、联结古今的任务。从2006年各省市文言试题中,我们可以深深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丰富,感受到历史智慧与现实生活的撞击。文化内涵和品位,对现实生活的观照,将是新课程语文中考文言试题选文和命题的崭新价值取向。考试重点考点概览1.理解常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