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7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教案湘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7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教案湘教版

ID:39760075

大小:2.59 M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7-11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7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教案湘教版_第1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7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教案湘教版_第2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7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教案湘教版_第3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7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教案湘教版_第4页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7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教案湘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地理复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7讲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教案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7讲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考纲呈现]大气受热过程。[考纲解读]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学会解释相关地理现象。(重点)3.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影响因素,并能够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重点)[思维导图]考点一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1.大气的垂直分层垂直分层气温变化与人类关系对流层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大气下热上冷,空气上升,对流现象显著,与人类最密切平流层随高度升高而上升大气平稳,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高层大气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拓展延伸 逆温的形成及影响(1)一般情况

2、下,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2)特殊情况下,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逆温。(3)逆温现象的形成及消失过程,如下图所示。(4)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减弱,导致大雾不易扩散,大气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还会造成地面污染物不易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2.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c.大气吸收;d.大气逆辐射。(2)描述大气的受热过程:①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即图中的a。②地面

3、以长波辐射的方式向大气传递热量,使大气增温,即图中的b-c。③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大地,从而起到保温作用,即图中的d。补充点拨 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可形象地概括为“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3.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原理:温室阻挡部分地面辐射逸出,将热量保留在温室内。②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原理:烟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③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原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

4、的积累等。(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①高海拔地区:→→→②内陆地区:→→→③四川盆地:→→→(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①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②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③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考向一 结合过程性数据或结果性数据考查大气热力原理(2017·全国文综Ⅰ)我国某地为保证

5、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1~2题。1.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2.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答案 1.B 2.C解析 第1题,材料中提到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效果显著,说明①②为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排除③④。又根据枯雪

6、年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丰雪年降水多,昼夜温差小,可进一步判断:①为丰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②为枯雪年覆盖地膜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因此答案选B。第2题,由图可知,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平均气温日变化,不能确定当地最低气温,因此A错;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即平均气温变化状况和昼夜温差)大致相同,因此B错;膜内温度日变化丰雪年小于枯雪年,主要是由于丰、枯雪年积雪厚度存在较大差异,因此C正确,D错误。(2015·四川文综)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3~4题。3.下列地区中

7、,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A.福建沿海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4.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答案 3.D 4.D解析 第3题,根据图例和中国区域地理的相关知识,可以看出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柴达木盆地,D项正确。第4题,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四川盆地内地形闭塞,水汽不易扩散,河流水系发达,近地面空气中水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