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36833
大小:19.8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10
《2014小升初寒假课件 对联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六年级寒假课件对联专题一、课程导入20世纪30年代初,清华大学教授陈寅恪在一次国文考试中,别出心裁地出了一道“对联题”,题目是上联“孙行者”,要求学子按照对联的写作格式,答出下联。“孙行者”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 ,大惊失色。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据说,只有一名考生以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
2、说得过去。“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二、语言知识:基础教学1、何谓对联 对联,常张贴、悬挂在或镌刻于门上、柱子上。又叫对子、楹联、楹帖、联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体制短小、文字精练、历史悠久、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形式。 2、对联的历史 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五代,成熟于两宋,鼎盛于明清,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据载,五代后蜀主孟昶题有:“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3、对联特点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
3、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 (2)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3)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按韵脚来分,如上联韵脚为仄声,则下联韵脚应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反之如若上联韵脚为平声,那么下联韵脚就要为仄声,谓之“平起仄收”。两者均为其本要求。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4、对联特征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统一 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统一 严肃性和游戏性的统一5、对联的基本写作方法 (1)把握对联的基本特点; (2)进行联想和想象; (3)仿用已有
4、的修辞手法; (4)利用传统的对联口诀。三、语言技能:综合运用(一)在括号里填出相对应的词语1、早晨对朝阳正如黄昏对( ) 2、雨天对潮湿正如晴天对( ) 3、失败对痛苦正如成功对( ) 4、开始对结束正如元旦对( ) 5、陌生对熟悉正如随便对( ) 6、豺狼对残忍正如羔羊对( ) 7、热闹对城市正如安静对( ) 8、( )对白天正如黑暗对夜晚 9、节约对光荣正如浪费对( ) 10、( )对秋天正如温暖对春天 11、清澈对泉水正如混浊对( ) 12、寒冷对冬天正如( )对夏天 13、喧闹对大街正如僻静对( ) 14、勤
5、劳对丰收正如懒惰对( ) 15、团结对安定正如分裂对( ) 16、信任对朋友正如怀疑对( ) 17、批评对缺点正如表扬对( ) 18、马对牲畜正如鸡对( ) 19、宽阔对马路正如狭窄对( ) 20、高耸对山峰正如低陷对( ) 21、凶猛对老虎正如柔弱对( ) 22、铁对矿藏正如蜘蛛对( ) (二)巧对对联 蚕吐丝——(蜂酿蜜 ) 辞旧岁——(迎新年) 画饼充饥——(望梅止渴)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 福如东海阔——(寿比南山高 ) 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家中世界小——(网上天地宽) 冬去山清水秀——(春来鸟语花香)四、随堂
6、检测1、请将下列句子搭配成三幅对联。(1)九州瑞气迎春到(2)山外斜阳湖外雪(3)窗前流水枕边书(4)窗前细雨传春讯(5)四海祥云降福来(6)枝上黄鹂送好音2、对联“连连看”。发愤识遍天下字雨滋春树碧连天腊梅吐芳迎红日书山万仞志能攀学海无涯勤可渡立志读尽人间书风送花香红满地绿柳展枝舞春风3、补充对联。(1)填写缺字联: 活到老,学到老,老不服老。画亦精,字亦精,。(2)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上联:,弃之可惜;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3)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四个句子中,哪个能作为下句与它组成对偶句?选出最恰当的
7、一项()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渠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4、试一试,请补拟下联。①上联:学问藏今古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联:开门迎春春风扑面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上联:读爱莲说思洁身自好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联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合适作为下联的是(A)A、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