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直线平面的图解

点直线平面的图解

ID:39733541

大小:53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7-10

点直线平面的图解_第1页
点直线平面的图解_第2页
点直线平面的图解_第3页
点直线平面的图解_第4页
点直线平面的图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点直线平面的图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图解问题的类型§5.4点、直线、平面的图解方法一、定位问题●从属问题:1)直线上的点2)平面上的点、直线●相交问题:1)两直线相交(交叉)2)直线与平面相交3)两平面相交二、度量问题●距离:1)直线的真长2)图形的真形3)点到直线的距离4)两直线的距离5)直线与平面、两平面的距离解题方法●角度:1)平行2)夹角:直线、平面的倾角;直线、平面相互间的夹角3)垂直:直线、平面相互垂直三、解题思路●利用特殊位置几何元素的投影特征●利用适当的辅助平面●利用特殊直角的投影特征●利用几何元素投影的基本特征二、度量问题(续)[例]求点A到正平

2、线BC的距离。a’b’c’a”b”c”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例]求点A到铅垂线BC的距离。aa’b’bcc’dd’d’d”ΔyΔyaa’bcb’c’点到直线的距离(续)●点到直线的距离(续)e’eff’1’2’12dd’ΔzΔzA0[例]求点A到直线BC的距离。[作图步骤]1)过A点作垂直于BC的平面AEF;2)作BC于平面AEF的交点D;3)由于AD在平面AEF上,且BC垂直于AEF,故AD是与BC垂直相交的线段,即AD为点A到BC的距离。4)作AD的真长。点到平面的距离[例]求点A到平面BCD的距离。aa’bcdb

3、’c’d’[例]求点A到正垂面BCDE的距离。aa’bcdeb’c’d’e’●点到平面的距离kk’1’122’ee’33’44’kk’ΔzΔzA0[例]求两平行直线的距离。l1’l2’l1l2[例]求两平行直线的距离。aa’cc’bb’dd’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的距离ee’ff’E0ΔyΔyd’bb’cc’1’d2’ΔzΔzA012aa’[例]求直线L1与L2的距离。e2e’2’l1’l2’l1l2[原理图]过直线L1任意点E作平面P∥L2;在L2上任取一点A,作AB⊥P,与P交于B;过B在P内作BC∥L2,与L1交

4、于C点,作CD∥AB,与L2交于D,则CD即为两条直线间的距离。P交叉直线的距离●交叉直线的距离AEL1L2CDBaa’11’3’355’44’ΔzΔzD077’66’bb’cdc’d’abd’cdc’a’b’e’e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E0F0ΔzD0ff’ΔzΔz[例]作相交直线AB、CD的夹角。[作图分析]1)由于AB、CD为相交直线,因此两直线构成一平面。2)作出该平面的真形,交点处的锐角即为两直线的夹角。3)设交点为E,过D作水平线,与AB交于F点,则△DEF为相交直线平面上的一个三角形。4)作△DEF

5、的真形,则顶点E0处的夹角即为AB、CD的夹角。αgag’a’d’defe’f’[原理]直线与其在平面上的正投影的夹角θ为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因此过直线上一点作平面的垂线,该垂线与直线构成一个平面如图所示,该平面同已知平面的交线与已知直线、垂线构成三角形,两锐角θ、δ互余,作出δ,即可表示θ。P直线与平面的夹角●直线与平面的夹角aABθδθ11’3’32’2cbc’b’ΔzΔzΔzδA0C0B0[原理]过空间任意点A,分别作P1、P2的垂线AB、AC,则AB、AC构成的平面ABDC与P1、P2都垂直,交线BD、CD的夹角为P1、P

6、2的夹角α。由图示可知AB、AC的夹角δ与α互为补角,因此作出δ即可表示α。defd’e’f’i’ijj’kk’P1P2两平面的夹角●两平面的夹角αδαBCDAa’al1’l2’l1l2bcb’c’121’2’33’44’PHl1’l1PBL1图解空间几何问题(1)●图解空间几何问题(1)NL2[例]入射光线L1经铅垂镜面P反射,补全反射光线L2的投影。[分析]L1经P面上的点B反射为L2,过B作平面P的法线BN,则BN在L1、L2构成的光平面内,且平分L1、L2的夹角。δδaa’b’bn’nδδc’l2’cl2b’baa’c’

7、图解空间几何问题(2)●图解空间几何问题(2)[例]已知矩形ABCD的部分投影,补全ABCD的两面投影。[分析]矩形的邻边相互垂直,对边相互平行;两相邻的边中,一条边必然在邻边的垂直面上。根据已知投影,过B点作AB的垂直面,则BC为该垂直面上的一条直线。确定矩形的两条邻边的投影,即可确定ABCD的投影。d’dc1’12’23’3bb’cc’efe’f’图解空间几何问题(3)●图解空间几何问题(3)[例]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投影,顶点A在直线EF上,补全等腰三角形的两面投影。[分析]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垂直平分底边,因此三角形

8、的底边上的高必然在过底边中点与底边垂直的平面上,又由于顶点在已知直线上,故已知直线与垂直面的交点即为三角形的顶点。[作图]1)作底边的中点2)过中点作底边的垂直面;3)作已知直线与垂直面的交点;4)连接交点,得到两面投影。12341’2’3’4’aa’dd’[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