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历史文化名城

漳州历史文化名城

ID:39732965

大小:7.37 M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7-10

漳州历史文化名城_第1页
漳州历史文化名城_第2页
漳州历史文化名城_第3页
漳州历史文化名城_第4页
漳州历史文化名城_第5页
资源描述:

《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六年一班郑怡婧漳州历史文化名城我可爱的家乡图片欣赏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目录南山寺文庙土楼三坪寺威镇阁瑞竹岩江东桥龙文塔古武庙东西桥亭赵家堡月港中山公园南山寺南山寺在漳州市区九龙江南畔的丹霞山麓,南背靠丹霞山,北面向九龙江,面积4万平方米。据《龙溪县志·古迹》记载,它原名“报劬崇福禅寺”,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太子太傅陈邕所建。为漳州八大名胜之一,是闻名海内外的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的佛教大寺院。国务院于1983年4月9日把南山寺列为全国142座汉传佛教重点寺院之一。南山寺南山寺具体建造时间应在开元二十四年(公

2、元736年)以后。明万历《漳州府志·寺观》卷之十二载:“南山报劬崇福寺,在城外南厢,初名延福禅寺。宋乾德六年,刺史陈文颢重修,名‘报劬院’,后改曰‘崇福’,今以报劬崇福并称。元至正九年重建。国朝永乐间修后改院为寺。嘉靖二十四年火,寺僧圆性募缘重建。隆庆元年,寺僧行钦募缘重修。”清康熙《龙溪县志·古迹》卷十一载:“南山寺在通津桥南之右,唐建,乾德六年刺史陈文颢重修。初名报劬,后改崇福,郡守章大任匾曰‘南州法罄’(注:南唐保大四年,漳州刺史董思安为避父名章讳,改漳州为南州)。明改为南山寺”。姐姐,我想去南山寺漳州文庙

3、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修文西路。据清乾隆《漳州府志》载,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建,政和二年(1112年)移于州左,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复故址。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屡有修葺。现存建筑有戟门、大成殿、两庑等,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大成殿重檐歇山顶,殿阁式建筑,面阔5间,进深6间,前设廊。殿身为抬梁式构架,草架则为穿斗结构。作法承袭前制,斗拱、梁架均有明显早期特征。前檐柱为浮雕蟠龙石柱,刻工精致。尚存明崇祯年间郡守曹荃大书“游圣之门”石匾额,清康熙八年(1669年)郡人府丞唐朝彝撰文、西宁道戴玑书丹的修建

4、碑及民国13年(1924年)康有为撰写的《重修漳州学宫碑》。文庙漳州文庙现存占地面积15000平方,建筑面积2600平方,有仪门、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等。大成殿为明代木结构建筑,建于石台座上,面阔五间、进深六间(前一间为廊),重檐歇山顶。其中:构架前檐六根廊柱为浮雕石蟠龙柱,鼓型石柱础。其檐柱及金柱皆为花岗石圆柱,覆盆式柱础。前廊东西梢间及后檐均用三步梁承托下檐屋面,前后老檐柱与金柱间施三步廊,内金柱间置七架梁,天花板上草架均为穿斗式。两山金柱、脊中柱柱脚均落在上檐东西面柱头科齐心斗上

5、,柱两侧开榫与柱头枋相连,继承早期“插柱造”做法。文庙土楼,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所谓土楼,就是利用未经焙烧的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的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用木料的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的任何两层以上的房屋。根据《现代汉浯词典》的解释,所谓“楼”,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据此,一层的房子,即使以生土墙承重、以木料作为柱梁等构架,也不能称为土楼,只能称为土屋。土楼以客家土楼为代表的该类型建筑,兴建高潮是在中国动乱与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

6、迁移之际。这些时期包含唐末黄巢之乱、南宋政权南移与明末清初。直至17世纪之后,不但让客家人最后定居于中国东南沿海,也让土楼分布地点以中国闽粤地区为大宗。出于抵御山林野兽、强盗的需要,并体现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的理想,乃建造此种形式特殊的建筑的。土楼三平寺铜装饰工程于2009年9月开工,至2011年10月圆满竣工,2011年11月30日正式开园,由神雕集团规划、设计、制作,铜装饰展开面积逾6000平方,采用了锻铜、铸铜、紫金刻铜、彩绘、贴金等工艺,佛教法义贯穿整个工程,涵盖儒、释、道三家精髓,设计上真正做到“经

7、典上有根据,历史上有传承,艺术上有创新,方便上有特色、功能上有感应”。三平寺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乡境内,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这里群山环抱,林海绵绵;竹涛滚滚,山清水秀,风景绮丽多姿,是人们游览、避暑的好去处,每年接待外国朋友、外籍华人、华侨、港台同胞和祖国内地的游客五六十万人。除夕之夜,三平寺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中有善男信女,连古稀之年的老人也到此过除夕。香火颇盛,热闹非凡,别有一番景致。三平寺威镇阁俗称八卦楼,坐落在漳州战备大桥桥头左侧,始建至今已有4

8、00多年的历史。据《漳州府志》记载:“明神宗成历六年(1578年),漳州知府罗青霄以巽隅洼甚;乃撤城上旧楼,建层阁。”当时威镇阁的建造蓝图出自漳州同知罗拱宸之手。威镇阁高3层,采用阴阳八卦为顶面,阁上都用长宽相同的长方形巨石铺成八角形状,每块巨石按方位分别刻着“乾、坤、震、艮、坎、兑、巽、离”的方正大字,所以俗称八卦楼。该楼与芝山顶峰的威镇亭遥相对峙,互为犄角,故名为威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