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PPT课件

《近代物理》PPT课件

ID:39725454

大小:283.1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7-10

《近代物理》PPT课件_第1页
《近代物理》PPT课件_第2页
《近代物理》PPT课件_第3页
《近代物理》PPT课件_第4页
《近代物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物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方法自然界在许多方面都是明显地对称的,他采用类比的方法提出物质波的假设.“整个世纪以来,在辐射理论上,比起波动的研究方法来,是过于忽略了粒子的研究方法;在实物理论上,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呢?是不是我们关于‘粒子’的图象想得太多,而过分地忽略了波的图象呢?”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LouisVictordeBroglie1892–1987)§4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1、经典物理学中的波与粒子理想粒子:原则上可精确地确定它的质量、动量和电荷,且在一定条件下可视为质点。对于质点,只要初始的位移、速度及受力状态已知,原则上可用牛顿力学描述它未来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波:其特征量为和,

2、对一给定波源来说,其发出的波原则上,频率和波长都可被精确测定。1672年牛顿提出光的微粒说1678年惠更斯提出了光是纵向波动19世纪初在菲涅耳、夫琅和费、杨氏等人观察到光的干涉实验后,波动学说被人们普遍承认。19世纪末麦克斯韦、赫兹进一步肯定光为电磁波20世纪初随着一些新的现象相继出现,且经典理论无法解释,随之诞生了一些新的理论。1905年提出光量子假说,提出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1923年康普顿实验既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最好证明1924年德布罗意将光的波粒二象性推广到实物粒子2、光的波粒二象性3、德布罗意物质波1924年提出:任何物体都伴随以波,而且不可能将物体的运

3、动和波的传播分开。在宏观上,如飞行的子弹m=10-2Kg,速度V=5.0102m/s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他指出:实物粒子也有著名的德布罗意关系式:在微观上,如电子m=9.110-31Kg,速度V=5.0107m/s,对应的德布罗意波长为:注意若则2)宏观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小到实验难以测量的程度,因此宏观物体仅表现出粒子性.1)若则他认为:对所有的实物粒子,无论其静止质量是否为零都成立。即实物粒子即可用P、E来描述,也可用、来描述,有时粒子性突出,有时波动性突出,这既是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可以说:是近代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关系式!前者通过c将能量和质量联系起来,后

4、者通过h将粒子性和波动性联系起来,是物理学的一大进步,4、物质波的实验验证1927年戴维逊和革末的实验是用电子束垂直投射到镍单晶,电子束被散射。其强度分布可用德布罗意关系和衍射理论给以解释,从而验证了物质波的存在.(1)理论上:当v<

5、单调增加,表现出有规律的选择性,只有当电压为某些特定值时,电流才有极大值(即亮纹)。与x射线衍射相似。对于伦琴射线,投射到晶体上时,只有入射波的波长满足:的那些射线才能以一定的角反射。实验中取:=650d=0.91Å,当U=54V测出峰值由:k=1得=1.65Å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理论值与实验结果符合的非常好!!5、物质波的统计解释波恩解释:物质波是一种几率波,对单个粒子来说无法确定其某一时刻的位置,而对多数粒子来说,在空间不同位置出现的几率遵从一定的统计规律。亮纹的地方,电子出现的几率大;而非峰值的地方,电子出现的几率小,所以微观粒子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具有连续特征的波动性,

6、这就是物质波的统计解释。戴维逊和汤姆逊因验证电子的波动性分享1937年的物理学诺贝尔奖金G.P.汤姆逊电子衍射实验(1927年)电子束透过多晶铝箔的衍射K双缝衍射图例1试计算温度为时慢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6应用举例1932年德国人鲁斯卡成功研制了电子显微镜;1981年德国人宾尼希和瑞士人罗雷尔制成了扫瞄隧道显微镜.解在热平衡状态时,按照能均分定理慢中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可表示为:慢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例2、假设电子运动的速度可与光速相比拟,则当电子的动能等于其静止能量2倍时,其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m0=9.11×10-31kg)解:由题意例3、在B=1.25×10-2T的匀强磁场

7、中沿半径为R=1.66cm的圆轨道运动的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是多少?(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e=1.60×10-19C)=0.2Aº解:电子的轨迹为圆,则:例4、求:实物粒子德布罗意波长与粒子动能EK和静止质量m0的关系,并得出:EK<>m0c2时,.解:由解出:根据德布罗意波:把上面m,v代入得:当上式分母中,可略去.得当上式分母中,可略去.得§5海森伯不确定性关系在经典力学中,运动物体具有确定的轨道,任一时刻物体的运动状态可用在该轨道上的确定位置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