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与频率的测量1

时间与频率的测量1

ID:39719532

大小:820.50 KB

页数:119页

时间:2019-07-10

时间与频率的测量1_第1页
时间与频率的测量1_第2页
时间与频率的测量1_第3页
时间与频率的测量1_第4页
时间与频率的测量1_第5页
资源描述:

《时间与频率的测量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时间与频率的测量4.1概述4.2时间与频率的原始基准4.3频率和时间的测量原理4.4电子计数器的组成原理和测量功能4.5电子计数器的测量误差4.6高分辨时间和频率测量技术4.7微波频率测量技术4.8频率稳定度测量和频率比对4.9时频测量技术4.1概述4.1.1时间、频率的基本概念1)时间和频率的定义2)时频测量的特点3)测量方法概述4.1.2电子计数器概述1)电子计数器的分类2)主要技术指标3)电子计数器的发展4.1.1时间、频率的基本概念1)时间和频率的定义◆时间有两个含义:“时刻”:即某个事

2、件何时发生;“时间间隔”:即某个时间相对于某一时刻持续了多久。◆频率的定义:周期信号在单位时间(1s)内的变化次数(周期数)。如果在一定时间间隔T内周期信号重复变化了N次,则频率可表达为:f=N/T◆时间与频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2)时频测量的特点◆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测量时间是7个基本国际单位之一,时间、频率是极为重要的物理量,在通信、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科学试验、医疗、工业自动化等民用和军事方面都存在时频测量。◆测量准确度高时间频率基准具有最高准确度(可达10-14),校准(比对)方便,因而数字化时

3、频测量可达到很高的准确度。因此,许多物理量的测量都转换为时频测量。◆自动化程度高◆测量速度快3)测量方法概述◆频率的测量方法可以分为:差频法拍频法示波法电桥法谐振法比较法直读法李沙育图形法测周期法模拟法频率测量方法数字法电容充放电法电子计数器法各种测量方法有着不同的实现原理,其复杂程度不同。各种测量方法有着不同的测量准确度和适用的频率范围。数字化电子计数器法是时间、频率测量的主要方法,是本章的重点。4.1.2电子计数器概述1)电子计数器的分类◆按功能可以分为如下四类:(1)通用计数器:可测量频率、频率

4、比、周期、时间间隔、累加计数等。其测量功能可扩展。(2)频率计数器:其功能限于测频和计数。但测频范围往往很宽。(3)时间计数器:以时间测量为基础,可测量周期、脉冲参数等,其测时分辨力和准确度很高。(4)特种计数器:具有特殊功能的计数器。包括可逆计数器、序列计数器、预置计数器等。用于工业测控。1)电子计数器的分类按用途可分为:测量用计数器和控制用计数器。按测量范围可分为:(1)低速计数器(低于10MHz)(2)中速计数器(10~100MHz)(3)高速计数器(高于100MHz)(4)微波计数器(1~80

5、GHz)2)主要技术指标(1)测量范围:毫赫~几十GHz。(2)准确度:可达10-9以上。(3)晶振频率及稳定度:晶体振荡器是电子计数器的内部基准,一般要求高于所要求的测量准确度的一个数量级(10倍)。输出频率为1MHz、2.5MHz、5MHz、10MHz等,普通晶振稳定度为10-5,恒温晶振达10-7~10-9。(4)输入特性:包括耦合方式(DC、AC)、触发电平(可调)、灵敏度(10~100mV)、输入阻抗(50Ω低阻和1MΩ//25pF高阻)等。(5)闸门时间(测频):有1ms、10ms、100

6、ms、1s、10s。(6)时标(测周):有10ns、100ns、1ms、10ms。(7)显示:包括显示位数及显示方式等。3)电子计数器的发展◆测量方法的不断发展:模拟数字技术智能化。◆测量准确度和频率上限是电子计数器的两个重要指标,电子计数器的发展体现了这两个指标的不断提高及功能的扩展和完善。◆例子:●通道:两个225MHz通道,也可选择第三个12.4GHz通道。●每秒12位的频率分辨率、150ps的时间间隔分辨率。●测量功能:包括频率、频率比、时间间隔、上升时间、下降时间、相位、占空比、正脉冲宽

7、度、负脉冲宽度、总和、峰电压、时间间隔平均和时间间隔延迟。●处理功能: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和标准偏差。4.2时间与频率标准4.2.1时间与频率的原始标准1)天文时标2)原子时标4.2.2石英晶体振荡器1)组成2)指标4.2.1时间与频率的原始标准1)天文时标◆原始标准应具有恒定不变性。◆频率和时间互为倒数,其标准具有一致性。◆宏观标准和微观标准宏观标准:基于天文观测;微观标准:基于量子电子学,更稳定更准确。◆世界时(UT,UniversalTime):以地球自转周期(1天)确定的时间,即1/(24×

8、60×60)=1/86400为1秒。其误差约为10-7量级。1)天文时标◆为世界时确定时间观测的参考点,得到平太阳时:由于地球自转周期存在不均匀性,以假想的平太阳作为基本参考点。零类世界时(UT0):以平太阳的子夜0时为参考。第一类世界时(UT1):对地球自转的极移效应(自转轴微小位移)作修正得到。第二类世界时(UT2):对地球自转的季节性变化(影响自转速率)作修正得到。准确度为3×10-8。历书时(ET):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为标准,即公转周期(1年)的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