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710379
大小:4.26 MB
页数:56页
时间:2019-07-09
《时代变迁与教育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理解并识记教育、素质教育的概念了解教育的构成要素、基本形态及其发展脉络了解中西经典教育思想和教育学理论,并思考其现实意义理解教育目的的内涵,了解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及其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和素质教育的要义,自觉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作为“精英”的清华学生为何做出用硫酸残害动物的事情?(一)教育的词源1、我国古代“教育”两字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教育”两字不相连成词,在古代各有其义。例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了文字
2、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2、西方西方的“教育”一词,是由拉丁文“Educare”演变而来,其中首字母“E”义为“引出”的意思。教育就是将学童本来的能力“引出”来(二)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从狭义上说,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三)教育的形态教育活动在演化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形态,按时间顺序依次为: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1、非形式
3、化教育自人类产生以来普遍存在而且人人都接受的一种教育形态教育主体不固定,教育对象也不固定,教育主体与客体的联系带有偶发性质,它同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活动、宗教活动、休闲活动、娱乐活动等)浑然一体返回2、形式化教育标志:古代学校的出现特点:①教育主体确定②教育对象相对稳定③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所传播的文化逐步规范化④大抵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或多或少的设备⑤由以上种种因素结合而成度量的社会活动形态返回3、制度化教育标志: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特点:班级教学代替个别教学教育系统的形成教育事业的普及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仲尼,汉族
4、,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1、人性论(1)《季氏》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2)《阳货》云:“中人以下,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2、重视教育的作用(1)自夏、商、周始,有重教之传统。《礼记·学记》云:“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2)《论语子路》云:“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3)《论语·为政》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5、,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4)《阳货》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5)《大戴礼记·保傅》云:“少成若天性,习贯之为常。”3、教育方式:有教无类(1)东汉马融云:“言人所在见教,无有种类”。(2)梁朝皇侃云:“人乃有贵贱,同宜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3)《论语·述而》云:“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4)平民之颜回、子路、曾参、原宪等,商人之子贡等,贵族之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5)《荀子·法行》云:“南郭惠子问子贡说‘孔子之门下,如何如此混杂?子贡答,君子端正自己品行以待四方求教之士,愿意来
6、的不拒绝,愿意走的不制止。正如良医之门病人多,良工之旁弯木多一样,所以夫子门下人品较混杂。’”4、教育目标:君子(1)《宪问》云:“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已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已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已以安百姓’。”“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2)《为政》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雍也》云:“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4)《宪问》云:“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5)子夏云:“学而优则仕,优而仕则学”5、教学内容(1)《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学而》云:“行为余力
7、,则以学文”。(3)文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教学内容.(4)《史记·孔子世家》云:“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5)《庄子·天运篇》云:“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6)《泰伯》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7)《诗》教使人态度温和,性情柔顺,为人敦厚朴实,而不至于是非不辨。《书》教使人上知自古以来历史,通晓先王施政之理,而不至于乱作评论。《礼》教使人恭敬严肃,知道道德规范,而不至于做事没有节制。《乐》教使人心胸宽畅,品性善良,而不至奢侈无度。《易》教使人知道人事正邪吉凶,事
8、物之理的精微,而不至于伤人害物。《春秋》教使人知道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