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2微生物发酵技术

项目2微生物发酵技术

ID:39700229

大小:507.00 KB

页数:68页

时间:2019-07-09

项目2微生物发酵技术_第1页
项目2微生物发酵技术_第2页
项目2微生物发酵技术_第3页
项目2微生物发酵技术_第4页
项目2微生物发酵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项目2微生物发酵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项目2:微生物发酵技术任务2:工业培养基制备与灭菌教学安排:1.员工培训由老师讲解工业培养基理论基础。分配实操任务:工业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2.学生模拟组建运营一个培养基车间,撰写计划书(在理论教学期间完成)。市场部:当前工业培养基的发展特点,培养基灭菌方法的技术进展。技术部:确定工业培养基制备的技术路线,撰写操作规程。品控部:制定工业培养基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总经理:协调监督各部工作,最后拿出完整的计划书。3.计划书实施。计划书要先经过老师的审核,然后实施。实施过程中考核操作技能。实施后及时进行实训报告的撰写也总结。一培养基组成1培养基配方组成:组

2、成成分、各组成成分的浓度、合适的pH;2培养基随微生物的生理与产物不同而不同;3培养基成分:(1)碳源:葡萄糖、淀粉;(2)氮源:碳酸铵、玉米浆;第一节概述(3)无机盐和微量元素;(4)前体和诱导物。二培养基组成影响细胞分化和产物形成细胞分化:细胞形态、生理功能和化学组成上彼此不同;培养基组成影响细胞分化:二价阳离子、阴离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固形物含量、各成分的浓度、培养液的pH。例:在碱性培养基中产黄青霉易形成球状体;二价阳离子诱发细胞呈球形;无素锰可通过改变黑曲霉菌细胞壁的成分;生物素和青霉素能改变细胞膜的成分。三配制工业发酵培养基的一般要求(

3、1)组成丰富,浓度适当;(2)各成分之间彼此不反应;(3)粘度适当,具有适当的渗透压;(4)成分要有利于主产物的合成,不利于副产物的合成;(5)即不影响通气与搅拌,又不影响或稍微影响产物的分离精制和废物处理;(6)因地制宜,质优价廉,成本低。第二节培养基的成分一碳源碳源: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能源。(一)糖类单糖、双糖、多糖、淀粉质类和糖蜜;(二)脂肪利用油脂增加微生物需氧量,产酸,降pH;要注意贮藏油脂,防止产生过氧化物。(三)有机酸和醇;(四)碳氢化合物;二氮源构成细胞成分,亦可作碳源使用。(一)无机氮源的特点1成分单一,质量较稳定;2易被菌

4、体吸收利用;3改变培养液的pH。生理酸性物质与生理碱性物质。(二)有机氮源的特点1成分比较复杂;2被菌体利用的速度不同;速效氮源:玉米浆;迟效氮源:黄豆饼粉和花生饼粉。3微生物对氨基酸的利用有选择性;部分氨基酸即可用于菌体生长,亦可用于次级代谢产物的合成。4是引起发酵水平波动的主要因素。常用有机氮源:黄豆饼粉、棉籽饼粉、麸质粉、蛋白胨、酵母粉、鱼粉等。三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许多金属离子低浓度呈刺激作用,高浓度呈抑制作用。1磷(1)组成生物大分子:核酸、核蛋白;(2)作为缓冲液调节pH;(3)对某些次级代谢产物有抑制作用。常用磷酸盐: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

5、及其钠盐。2硫构成细胞生物分子。常用化合物:硫酸钠、硫酸镁、硫酸铵、硫代硫酸钠。3铁是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过氧化酶的组成元素,同时对许多产物合成有抑制作用。常用化合物:硫酸铁。4锌、镁、钴锌对部分抗生素合成有促进作用及操作菌体生长,过量则抑制。常用化合物:硫酸锌;镁激活一些酶,能提高一些菌体对本身所产抗生素的耐受性。常用化合物:硫酸镁;钴是维生素B12的元素之一。常用化合物:氯化钴。5钠、钾、钙钠:细胞质细胞渗透压;钾:影响细胞膜透性;钙:调节细胞膜透性,控制pH。四水功能:(1)溶剂与运输介质;(2)参与生化反应;(3)维持生物大分子稳定性

6、;(4)传递热;(5)维持细胞形态;(6)控制酶的活性。水的活度。五前体在产物的生物合成过程,被菌体用于产物合成而自身结构无显著改变的物质。内源性前体和外源性前体。六消泡剂植物油、动物油和一些化学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七其他成分生长因子与诱导物。第三节培养基的种类与选择一培养基的种类1按培养基的组成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复合培养基合成培养基:由已知组成成分的各种营养物质组合的培养基;复合培养基:由一些组成成分不完全明确的天然产物和一些无机盐组成的培养基。2按形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3按用途可分为孢子培养基、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一

7、)孢子培养基一般要求:(1)基质浓度(特别是氮源)要低些;(2)无机盐的浓度适量。常用孢子培养基:麸皮、大(小)米、琼脂培养基。(二)种子培养基一般要求:(1)营养成分易被吸收,丰富与完整,其中维生素与氮源略高;(2)与发酵培养基有内在联系。成分:葡萄糖、糊精、蛋白胨、玉米浆、酵母粉、硫酸铵、尿素、硫酸镁、磷酸盐等。(三)发酵培养基组成完整丰富,浓度与粘度适中;原材料质量稳定,且不影响产品分离精制。二培养基的设计满足元素与能量要求。考虑因素:1细胞的元素组成状况(表3-7);2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3营养成分与代谢产物的内在联系;4实验验证。三培养

8、基的筛选单因子法。第四节影响培养基质量的因素一原材料质量的影响1有机氮源影响最大(黄豆饼粉、玉米浆、蛋白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