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试题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试题

ID:39695261

大小:70.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9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试题_第1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试题_第2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试题_第3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试题_第4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12月阶段性检测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太原五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检测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1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与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更强调社会和谐、以和为贵,追求和而不同。春秋时期的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形成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思想。“和”所具有的和谐的意义,在我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尚书·舜典》记载,帝舜命其乐官通过诗歌、音乐,达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这说明我国古人已了解音乐促进和谐的作用,体现了早期智者对宇宙和谐的向往。我

2、国古人反复以声乐之和比喻世界各种事物之间的和谐,“和”从而成为一种普遍追求。如《左传》中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可见,我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族群与族群、人与天地等关系的模型,对“和”的追求塑造了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一思想对儒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经典《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这表明,人类的和谐在根本上来源于天地的和谐,即自然的和谐。和谐是一切事物的生成原理,没有和谐就没有万物化生,和谐的实现有着深刻

3、的宇宙论根源。把追求永久和谐作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在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中同样源远流长。《尚书·尧典》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以后,“协和万邦”便成为中华世界观的典范。类似的说法还有“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周礼·天官冢宰》)。孔子把“和”作为同外部世界交往的原则,提出“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构建一个和平共处的世界,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持续不断的理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汉代以后被表达为“天人合一”,成为中华文化的价值理想。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注重人与自然

4、的和谐合一,注重人道和天道的一致,不主张把天和人割裂开来。天人合一思想不强调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不主张天、人对立,而主张天、人协调。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而应顺从自然规律,使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协调。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方面注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注重人在自己身上体现自然的本性,致力于人与自然统一并与自然融为一体;另一方面主张人主动配合天地的生生变化,在与自然相协调的同时,协助并促进宇宙的和谐与发展。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观念,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

5、重要的现实意义。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中有一种冲突意识,总想用自己的力量,以自我为中心,克服非我,宰制他者,占有别人。因此,在西方历史上宗教战争非常残酷,中国则没有出现过那样的宗教战争。可以说,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其文化根源都不在东方。总体来讲,同西方文化和西方价值观相比,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摘编自《充分认识中华独特价值观——从中西比较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由史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发展形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其意义在中国文明发展早期就有了。B.《礼记•乐

6、记》认为音乐的和谐来源于天与地的和谐,而人类的和谐从根本上也来源于天地的和谐。C.自从孔子把“和”作为同外界交往的原则后,中华文明一直把构建和平共处的世界作为理想。D.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有利于纠正无限制地征服自然、不顾及环境与生态平衡的观念和行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一段开门见山,指出了中华文化、中华价值观与西方文化、西方价值观的不同,提出了论点。B.文章主体部分引经据典,逐层分析,阐明了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对“和谐”的重视与追求。C.文中大量引用古代文献,批判了西方的冲突意识,

7、强调了和谐高于冲突的思想。D.作者提到西方的宗教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旨在突出中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不同。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乐”在中国古代经典中多有记载,备受推崇,与古人欲以之促进和谐的思想不无关系。B.“协和万邦”是中华世界观的典范,因而《尚书•尧典》等多家著作对此阐释颇多。C.根据天人合一思想,人与天不能对立,人应该顺从自然规律,使其行为与自然相协。D.中国没有出现过西方那样的宗教战争,与中华文化和中华价值观强调和谐高于冲突有关。(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

8、字,完成4-6题。枪声响了墨村吃饭前喝一杯浓茶,是杀猪匠杨树叶多年的习惯。双日乡街逢集,在村前通往乡街的马路边,杨树叶都要摆上猪肉架子,日子过的煞是滋润。这时候正喝茶的杨树叶隐约听到一阵女人哭声,便端起茶杯出门探究竟,却看见他们家的那只白母鸡,从东墙头上一头栽下来,身子紧贴地面,急速地转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