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ID:39691664

大小:284.51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7-09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铜陵市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中国古代某思想家第一次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最重要的全德之称,奠定了“仁学”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该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2、董仲舒将阴阳二气作为沟通天人的中介,同时涵盖自然现象与人事规则,并赋予道德上的涵义。董仲舒这一理论的最主要出发点是A.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B.适应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C.传承中华文化D.致力于建立一个文官政府3、在儒学“天人合一”的理论中,“天”曾经历了由“

2、神”到“理”的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思想因素是A.自然科学的发展B.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C.佛道思想的冲击与融合D.封建经济的发展4、“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黄宗羲的这一主张A.否定君主专制B.主张以民主代替君主C.反对君主制度D.致力于建立资本主义法治社会5、“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是清初文化大家王夫之自题画像的中堂联。其上联表明王夫之在学术思想上A.奉先秦儒家经典为圭臬B.恪守孔孟对儒家经典的解释C.缺乏历史责任感D.对传统儒学批判继承、勇于创新6、“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达到兴盛,中国文化的

3、儒道互补变为儒释道互动的三元结构。”这一转变发生于中国哪一时期?A.两汉时期B.魏晋时期C.隋唐时期D.两宋时期7、宋朝雕塑艺术的塑造对象从高不可攀的佛变为具有“现世得福”的菩萨(指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罗汉和一些侍女、供养人等。这说明宋代雕塑艺术的发展A.具有世俗化倾向增强的特点B.远远落后于隋唐时期C.体现了佛教的社会影响力下降D.受理学思想影响大-9-8、宋代的士大夫认为诗、书、画应该融会贯通,他们主张把诗歌、书法中书写不尽的情思通过画面呈现出来,以借物抒情、托物寓兴。这表明在宋代的绘画发展中A.成熟的中国画理论开始出现B

4、.形似是衡量当时绘画作品好坏的标准C.唐人的青山绿水重新得到重视D.写意画开始兴起9、宋代民间“尚讼”之风盛行。统治者认为“市井小民、乡村百姓,本无好讼之心,皆是奸猾之徒教唆所至”,“皆是把持人操纵讼柄,使讼者欲去不得去,欲休不得休”,“尚讼”之风不利于社会稳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奸猾之人是“尚讼”之风的根源B.统治者的看法受儒家思想影响C.“尚讼”之风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D.“尚讼”之风不利于社会文明的提高10、明代后期小说《金瓶梅》以家庭生活为题材,借以描摹现实社会的世态人情,虽以北宋末年为背景,但带有明代后期鲜明的时代特征。这种明代后期的时代特征

5、是A.商品经济繁荣,市民社会兴起B.商品经济繁荣,市民社会发达C.疆域空前广大,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D.数百年动乱后形成大一统,文化上兼收并蓄11、南开大学陈洪教授评说某部“奇书”说:它是“第一部集中反映中国人(三教合一)宗教观念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是最浅显、最费解、最滑稽、最严肃的文学经典。该“奇书”是A.《红楼梦》B.《三国演义》C.《水浒传》D.《西游记》12、福建巡抚徐继畲所著的《瀛环志略》(1849年成书)代表了当时中国人对世界认识的最高水平。尽管他已知道中国实际位于何处,但仍在书中说中国居于“万方仰之如辰极”的地位,并将《皇清一统舆地图》

6、由亚细亚图之后调整置于卷首。这说明徐继畲A.天朝观念根深蒂固B.屈从传统的社会观念C.国家主权观念浓厚D.主张发展资本主义13、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治域外地理者,源实为先驱”。梁启超在此评价的是下列哪一部地理学著作的重要意义?A.《坤舆万国全图》B.《瀛环志略》C.《四洲志》D.《海国图志》14、1844年清政府设置五口通商大臣处理“五口”中外交涉事宜。五口通商大臣一开始由两广总督兼任,1859年起改为由江苏巡抚或两江总督兼任。导致五口通商大臣兼任制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9-A.天朝上国观念的崩溃B.国家主权观念的增强C.外贸中心的转移D.洋务

7、运动的推动1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不得不同意外国使节常驻北京,但清政府迟迟不愿派中国使节驻外,对外国提出的中国派遣驻外使节的要求、建议,总理衙门的回答总是否定。这说明A.清政府仍不愿放弃夷夏之辨B.华夏中心论有广泛的社会基础C.洋务派积极推动外交近代化D.总理衙门是专业高效的外交机构16、有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的一些言论与观点,与辛亥前启蒙者的思想如出一辙,别无二致。这说明新文化运动A.遵循中国的历史传统B.在思想史上与前迥然不同C.是此前思想的简单再循环D.其思想并非无源之水17、陈独秀在《答胡适之》的信中说“承示文学革命八事,除五八二项,其余六

8、事,仆无不合十赞叹,以为今日中国文界之雷音。”这说明在文学革命过程中A.陈独秀与胡适针锋相对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