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

ID:39689342

大小:144.01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7-09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_第1页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_第2页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_第3页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_第4页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建设史完整(带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0701104班城建史复习资料中国城市建设史第一篇古代部分绪论一、城市的起源1、在原始社会,随着农业的出现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捉奸产生了原始的固定的居民点;2、最早的城市是人类社会在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商业手、工业是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3、出现在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过渡到时期;4、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产生的二、城市概念的变迁1、城与廓、市与井的区别城廓——城郭:城墙城郭之别: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内之为城,外之为郭2、城市的原始定义:防御功能、商品交换的职能、固定的居民点3、城市社会时期城市定义的延

2、伸城市的原始职能、一级法律实体、精神寓意4、现代城市的定义:*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区别于农村的社会组织形式*是一定地域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要求相对集中*城市必须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及良好的生态环境*根据共同的社会需要而进行各方面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有继承和延文化传统的使命第一章我国原始居民点的形成一、原始居民点的形成1、位置:都位于较为高爽、土壤肥沃松软的地段,一般均靠近河湖水面2、规模:3、建筑组合4、一定的功能分区5、原始居民点初步且有城市最基本的“集中”的特征(城市最大特征是聚集)二、中国城

3、市的形成我国城市是在原始社会群体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产生(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000年)大概在夏朝后期已基本形成(约公元前17世纪左右)河南偃师市二里关村古城——我国古代城市形成的城市商朝城市实例(公元前6—11世纪)河南偃师市乡沟商城总体布局:宫城居中、三套城墙、追求方正开创了以后历代都城多道城墙和宫城局中的先河。第二章殷周时代的城市(周礼考工记内容、解释、影响,要深入到中建史书的具体章节,下面红字的部分还要补充,很重要)西周的城建制度及其影响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

4、教礼法观,这在城建制度中都有明显的反映。1、政治上“分诸侯、建藩卫”——西周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的朝代2、西周的城建制度西周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夫为面积,100亩;以左为尊,左祖)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周礼.考工记》记载的城市形制是儒家礼制思想的体现。3、城市建设体制a、三级城市系统:王城、都城、都邑各城的等级都是以2为等级差数,体现等级制度b、中国

5、古代城市规划*城市主体规划结构——三道城墙*礼制规划秩序——宫城居中(中轴对称)*经纬涂道路系统C、影响从曹魏邺城、唐长安城到元大都和明清北京城,《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对于中国古代都城的影响得到越来越完全的体现。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战国纷飞,百家争鸣)一、社会背景1、东周春秋战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期2、生产力的提高——城市数目增加,城市规模扩大3、诸侯混战,城市的防御作用突出4、诸子百家时代,因此东周也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多元化时代。二、城市建设实例(结合图记)1、赵邯郸特点:a、由宫城与大城两部分

6、组成b、宫城独立成城,与大城相隔一段距离c、宫城由三个小城组成,成“品”字形。2、齐临淄特点:a、内外城组成b、内城镶嵌在外城西南角c、城市形态不规整d、城墙和道路并不很直,而是根据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灵活设计,尤其是东城墙e、体现了管子的规划思想3、淹城特点:a、三道城墙,分为王城、内城、外城b、三道城墙外都有护城河c、三道城墙都只有一个旱路城门,且不在一个方向。三、春秋战国时期城市发展和建设的特点1、城市数量激增,规模扩大2、城市经济职能增强,市民生活丰富多样3、出现了新的比较科学的城市规划理论4、列国都城一般由大小

7、城组合,并有多种组合方式齐临淄——小城在大城一角鲁国曲阜——内外两重燕大都——大小城并联赵邯郸——大小城相隔一定距离第三章秦汉时代的城市一、城市建设背景秦: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郡县制汉:文景之治西汉:城市发展以北为主(长安)东汉:南方城市大为发展(洛阳)二、秦汉都城秦:咸阳——天然要塞,易守难攻,水资源丰富,已成一定规模,气候好,植被茂盛,粮食丰富西汉:长安东汉:洛阳1、秦咸阳:秦统一六国,都市急剧扩大规模到了无以加的程度咸阳之旁,二百里观二百七十复单道相连a、主要城市建设:六国宫室于渭水北岸;迁徙六国贵族和富豪十二万

8、户于咸阳城;作朝官于渭南上林苑中b、特点:规模大,用地规模无法确定,人口将近百万,占地很广,布局较松散2、汉长安(+图):是在长安、阳乡和建章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追求规整a、规划布局与战国时期很不一样b、部分体现《周礼考工记》的记载c、宫殿占据城市的很大空间d、居住实行“闾里制”,共有160个闾里3、东汉洛阳a、邙山、洛水b、“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