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74277
大小:2.20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9
《建设绿色家园你我共同参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建设美丽南海你我共同参与——大沥城区小学六(5)班陈燊彤栏目南海简介西樵山南国桃园西岸旅游区仙湖度假区大湿地公园人与自然南海简介佛山市南海区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处于北纬22.48‘-23.18’,东经112.51‘-113.15’之间。辖区面积1073.8平方公里,区政府驻桂城,辖2个街道,6个镇。户籍人口106.6万。南海邻近港澳,环境得天独厚,素称“鱼米之乡”,也是著名的侨乡。毗邻港澳,接壤广州,城市文明滋润着开放的南海。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催生了较早的商品经济;繁华的圩镇奠下了城市化的基石。1992年
2、撤县设市,大大推动了南海城市化进程,南海人以极大的热情建设自己的城市。十年间,南海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东省文明城市”、“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等称号,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城市精神、城市经济、城市景观、城市生态和城市风情。2003年,南海融入大佛山,赋予城市建设更深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围绕广佛都市圈的建设,南海部署了东西部板块的发展战略,把城市化推向更高层次,一个全新的充满活力的南海,将会更加璀璨夺目。西樵山位于广东省南海市的西南部,海拔346m,是一座古火山。北西樵山自然风光清幽
3、秀丽,旅游文化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古朴自然。自然清以来,文人雅士,趋之若鹜,旅人游子,纷至沓来,使秀丽的西樵山成为名噪南粤的旅游热点。。西樵山是新石器时代珠江三角洲主要采石场和石器制作场,山势蜿蜒、钟灵毓秀,奇石异洞散落其间,名胜古迹举目皆是,自古便有“南粤名山数二樵”之誉。西樵山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被称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已有6000多年文明史,古西樵山人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明;明清期间大批文人学子隐居于此,故又有“南粤理学名山”的雅号。西樵山南国桃园南国桃园旅游区,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北部、著名的桃花之乡狮山镇
4、松岗,佛山新八景之一,是一处规模宏大的新兴的旅游休闲娱乐度假区。园区总面积八平方公里,园内由平顶山、尖峰岭等十多个海拔百米左右的山丘和大小不等的十余个山塘、水库所组成,绿色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这里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确是一处喧嚣闹市中的世外桃源。南海观音寺、中央电视台南海影视城和碧波湖鹭鸟天堂,形成三大景区;另有各种休闲度假、康体娱乐、商务会议等旅游服务设施,如高尔夫俱乐部、乡村俱乐部、桃园娱乐城、桃园假日会所、桃源玉宇大酒店、枫丹白鹭酒店、豪轩庭苑、香格里拉花园、桃园度假村等,错落有致地散布在
5、园区各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映衬,欧陆风情与东方田园相融合,独具特色,气势恢弘。西岸旅游区西岸旅游区,位于南海区西南隅,东与西樵、九江隔西江而相望,背倚新丰古地质断裂带山脉,茶山七十二峰横亘其南,凹顶海拔540米,为南海第一高峰。西岸自然生态环境极为优越,被称为珠江三角洲腹地的一块“洁壤”、南粤大地上的绿色宝地。西岸,青山绵延,层峦叠翠;溪涧幽深,泉瀑充盈,具有九寨沟的风韵。仙湖度假区据传说,晋代的化学家、道教理论家、医学家葛洪,曾在此地结茅垒灶,架炉炼丹,丹灶地名由此而来。丹灶还是清朝末年,维新运动领袖人物康有为的
6、故里。 仙湖,水面1600余亩,是南海第二大湖。度假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四季宜人,雨量充足,年降水量1600毫米。平均气温22℃。区域地势为丘陵地形,山岗缓丘遍布果林灌木,对于营造旅游度假环境具有天然的优势。拥有700多公顷林木茂盛的山岗土地,120公顷水面。青山绿水,景色秀丽,满目皆青葱绿意,扑鼻而来的是清新的自然气息。南海大湿地公园南海大湿地主题公园——中国首家湿地主题公园,位于佛山市南海区西部的金沙,占地面积达1000多亩,靠近北江,周围多是农田水域,经过多年的水浸水退之后,已经形成了天然的湿地环境
7、。 南海大湿地主题公园,是融合独特的湿地、湖泊、沙滩、丛林等丰富自然生态环境和域外休闲旅游的新型主题公园,引入新西兰本土自然休闲的旅游概念,配合原有得天独厚的地貌资源,建成别具新西兰土著风情的三大岛区,将海滨度假、沙滩野趣、新西兰毛利人村落、湿地探险、森林牧场和山谷竹园游览等天然、新奇的旅游项目集于一身,是广大旅游者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人与自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
8、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