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富士康科技集团简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富士康科技集团简介富士康在台湾省被称为鸿海集团,1988年投资中国大陆,是专业生产6C产品及半导体设备的高新科技集团(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商)。在中国大陆、台湾以及美洲、欧洲和日本等地拥有数十家子公司,在国内华南、华东、华北等地创建了八大主力科技工业园区。自1991年至今集团年均营业收入保持超过50的复合增长率,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连接器和计算机准系统生产商,连续9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大排行榜(2005、2006年排名第二),连续四年稳居中国内地企业出口200强第一名。2005年(第371位)、2006年(第206位)、2007年(第154位)、2008年(第132位)
2、、2009年(第109位)迅速跻身《财富》全球500强。多年来集团杰出的营运成绩和扎根大陆、深耕科技的投资策略,深为国家与地方领导肯定: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李瑞环、李长春、吴仪等国家领导人多次莅临集团视察,给集团“扎根中国,运筹富士康总裁郭台铭全球”以巨力支持。5富士康科技集团简介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陆投资兴办的专业研发生产精密电气连接器、精密线缆及组配、电脑机壳及准系统、电脑系统组装、无线通讯关键零组件及组装、光通讯组件、消费性电子、液晶显示设备、半导体设备、合金材料等产品的高新科技企业。 自1988年在深圳地区投资建厂以来,经由集团总裁郭台铭先
3、生对科技产业发展动态的前瞻性把握和果断决策,以及富士康全体同仁的辛勤耕耘,集团规模迅速壮大,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东南亚及美洲、欧洲等地拥有数十家子公司,现有员工19万余人。产品从当初单一的电气连接器发展到今天广泛涉足电脑、通讯、消费性电子等3C产业的多个领域。自1991年至今集团年均营业收入保持超过60%的复合成长率,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连接器、电脑准系统生产厂商,并连续七年入选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全球信息技术公司100大排行榜,蝉联2002年5到2004年中国大陆出口200强第一名,自2001年起一直稳居台湾最大民营制造商,2003年度跻身为中国工业企业三强。集团杰出的营运绩效
4、和扎根大陆﹑深耕科技的投资策略,深为国家与地方领导肯定:胡锦涛﹑江泽民、温家宝、李瑞环、尉健行、李长春、钱其琛等国家领导人多次莅临集团视察,给集团"扎根中国,运筹全球"以钜力支持。 集团自1996年起投资兴建、2000年初纳入统一联网保税运作的深圳龙华科技工业园,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准系统制造和系统组装生产基地,也是国内最大的电脑游戏机、服务器、主机板、网络配件、光通讯组件、液晶显示器、精密模具的综合生产基地,以及国内通路建设的整合规划与布建中心。 在华东地区,集团从1993年开始逐步推动产业布局,先后建立昆山、杭州和上海等基地。其中,集团昆山工业园已连续7年稳居全球个人电脑连接器第一
5、大厂;2003年3月,集团杭州钱塘科技工业园建设拉开序幕,一个融研发、设计与生产为一体的无线通讯产业基地,将崛起在钱塘江畔。 2001年动工、2002年初步建成投产的"富士康(北京)科技工业园",是集团全球无线通讯的事业总部,工业园将有效整合集团华南、华东地区的零组件制造能力,进而向客户提供从关键零组件到系统组装的全方位制造与客户服务。 2003年5月,集团旗下沛鑫半导体和群创光电在台北、昆山和深圳三地,全面导入基地启用与营运提速阶段,标志着集团在半导体设备和液晶显示面板产业领域展开实质性的长程布局。 2003年10月,规模宏大的太原工业园区建设启幕(2004年5月启用),工业园是山西省
6、最大的引进外资项目,重点发展3C5产品机构件、合金材料、精密模具、汽车零部件等产品。2004年,富士康(烟台)科技工业园建设进入建厂规划与实施阶段,将建设成为山东半岛最大的3C科技产业基地。 集团在电脑、通讯及消费性电子产业引领潮流,享有盛誉,是全球前三大EMS(电子制造服务)厂商之一,与全球顶尖的电脑、通讯及消费电子领导厂商结成长期策略联盟。 为及时满足客户需求,抢占市场先机,集团还创造性推行"两地研发、三区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货"的跨国经营策略,独创eCMMS(e-ComponentModuleMove&Service)经营模式,彻底颠覆了电子专业制造产业领域的游戏规则。 科技以人为
7、本。富士康科技集团立志成为中国科技产业的人才摇篮和中国科技公司先进企业文化的代表。"人才本土化、人才科技化、人才国际化"是集团挑战21世纪的人才经营策略。集团建立一套完善的"选才、育才、用才、留才"制度,"1-3-85留才工程"为优秀人才在富士康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工作环境;干部海外派驻制度为中国优秀人才打开世界门窗,使他们在海外设厂、制造管理、客户服务、外籍员工培训和自身学历教育的过程中,培养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