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教学案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教学案

ID:39649301

大小:119.78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08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教学案_第1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教学案_第2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教学案_第3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教学案_第4页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一中国古代史专题总结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一中国古代史政治模块线索线索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专制主义逐步强化)(1)秦——三公九卿制度: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彼此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便于皇帝专制集权。(2)汉——设立中朝,中朝主决策,外朝主执行,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3)唐——三省六部制度,三省长官皆是宰相,通过增加宰相人数来削弱相权。(4)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使相权进一步被削弱。(5)明——废丞相,使六部直属皇帝。明成祖设立内阁,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6)清——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一语点拨] 演变

2、脉络:秦朝建立——两汉巩固——隋唐完善——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并走向顶峰。演变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2.中央集权加强的历程时期具体史实秦朝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唐朝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唐玄宗时设置军镇,长官为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宋朝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负责监督;派转运使管理财政元朝设立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另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明朝废除行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

3、军事和监察[一语点拨] 中央集权的发展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君主专制体现的是君臣之间的关系(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个概念。线索2 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变化时期内容13夏、商、西周开始:夏商时期衰落:春秋战国时期世官制(1)内容:选官范围限定为贵族,由贵族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影响:推动了奴隶社会的发展战国、秦朝和汉初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位军功爵制(1)内容:按照军功大小授予不同爵位,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等爵制。(2)影响:有利于国

4、家选拔军事人才,满足当时的社会需求两汉开始:西汉衰落:东汉末年察举制(1)内容:官吏查访适合的人才向中央举荐,官吏任免权最终由中央掌握。(2)影响:在实行之初,按人口比例举荐“孝廉”,并加以考试选用,给中小地主阶级及其他社会阶层提供了参政机会魏晋南北朝开始:东汉末年,魏文帝曹丕采纳陈群的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1)内容:中央选择德才兼备的官员兼任原籍中正官,查访本州士人,然后依据品行、门第等将士人评列九品,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2)影响:推行初期,评判人才综合考虑门第和才能,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后期,看重门第,沦为士族垄断仕途的工具隋唐宋明清产生于隋,确定于唐,

5、发展于北宋,衰落于明清科举制(1)内容:废除九品中正制,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2)影响:有利于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演变趋势(1)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到学识才能。(2)选拔方式由推荐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3)选拔形式逐渐走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一语点拨] 选官模式和选官依据的变化是:世官制(爵位、血缘)→军功爵制(军功)→察举制(名望、品行)→九品中正制(门第)→科举制(才学)。13线索3 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变迁(1)先秦时期的萌芽阶段:夏商周三代已有监察的因

6、素和活动,但严格意义上的监察制度未确立。(2)秦汉时期的形成阶段:秦朝的御史大夫、汉代的刺史,表明从中央到地方出现完整的监察制度。(3)隋唐时期的成熟阶段:隋唐时期,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出现谏议制度,形成较严密的监察网。(4)宋元时期的强化阶段:宋代设独立机构谏院,元代制定一整套监察法规。(5)明清时期的顶峰阶段:中央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地方设按察使司。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达到高度的统一和严密。[一语点拨] 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监察范围从中央扩展到地方,监察程度越来越深入,从而加强了皇权,也有利于中央集权。但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十分有限。经济模块线索线索1 古代

7、中国农业发展的五大线索(1)生产工具的改进。如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唐朝的筒车和曲辕犁等。(2)耕作技术的进步成熟。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垄作法、西汉的代田法,从西汉的二牛抬杠到唐代的曲辕犁、隋唐时期南方两年三熟耕作制等。(3)农作物的推广。如商周时期已种植五谷、明朝棉花推广和引进新品种甘薯和玉米等。(4)水利工程的兴修。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和郑国渠、汉朝西北地区的龙首渠、隋朝修大运河等。(5)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如唐代的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唐中期开始征收茶税、明清时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等。[一语点拨] 古代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