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46504
大小:1.61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8
《2018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 无产阶级革 命家 第2课 俄国无产阶级革 命的导师——列宁学案 人民版选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目标导航] 1.了解列宁走上革命道路及建党活动。2.掌握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归纳列宁为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活动。3.分析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伟大贡献,感悟列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一、创建布尔什维克1.生平:1870年4月出生于俄国辛比尔斯克。中学毕业后,移居喀山,不久加入当地的马克思主义小组。2.条件:1893年来到彼得堡,开始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思想和组织准备工作。3.成立: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载
2、有无产阶级专政条文的党纲,选举了领导机关,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4.意义: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思维点拨] 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俄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它回答了在一个政治、经济落后的国家里,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时代。二、流亡生活(坚持革命斗争)1.1905年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阐明了民主革命的特点、动力、道路和前途等问题,提出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目标。2.1912
3、年在布拉格主持召开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建立起独立的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决定发行《真理报》。3.一战期间在瑞士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策略。4.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分析了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的各种矛盾,揭示了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腐朽的、垂死的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得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三、十月革命的胜利1.过程10(1)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发起义,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2
4、)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明确提出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计划和策略。(3)1917年7月,临时政府镇压工人、士兵的和平示威活动,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4)列宁完成《国家与革命》一书,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5)1917年10月,列宁主持召开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秘密会议,通过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6)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队伍占领冬宫,武装起义胜利。(7)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召开,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新的苏维埃政府,通过《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5、等。2.意义: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为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指明了前进方向。[名师指津]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有其历史必然性。首先,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是各种矛盾集中的焦点。其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客观条件是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各种矛盾激化。[归纳总结] 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当时不能采取一般的暴力方式去推翻临时政府,因为苏维埃支持它,这样做会同苏维埃对立,会脱离群众。他要求苏维埃把全部政权收回到自己手
6、中,然后通过苏维埃内部的斗争,使苏维埃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四、“一切为了前线”(巩固政权的斗争)1.签订对德和约1918年3月,《布列斯特和约》签订,苏俄退出一战,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赢得了短暂的喘息时机。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着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动势力反扑的严峻形势。(2)措施①实行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实行粮食贸易垄断制,禁止私人买卖粮食。②1919年又实行严厉的余粮征集制,这些政策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3)意义: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捍卫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7、的生存和独立。[思维点拨] 《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和废除说明了无产阶级政党处理外交关系的原则性和策略性高度统一。[易错提醒]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历史作用时,首先应该看它是否有利于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战时共产主义”10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需要,是必要的。但作为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政策,是错误的。五、向新经济政策过渡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着严重的弊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2.实施1921年通过的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实施。3.内容(1)农业上:以实
8、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农民可以出售余粮。(2)工业上:恢复和发展私人小工业、小商品生产;国家把无力经营或不擅长经营的企业,采取租让制让外国资本家经营。(3)商业上:容许一定范围的贸易自由。4.意义(1)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