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

ID:39639217

大小:308.61 KB

页数:41页

时间:2019-07-08

《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_第1页
《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_第2页
《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_第3页
《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_第4页
《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疾病预防与控制》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主要内容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伤害的预防与控制医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一、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新时期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预防对策计划免疫(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发生的基本条件:病原体、宿主、感染过程及感染谱。病原体:侵入门户、病原体的特性(致病力、传染力、毒力)、病原体的变异感染谱1.阴性感染为主,多数感染者体内有病原体的存在,但没有临床表现,如流脑、脊髓灰质炎、艾滋病;2.以显性感染为主,多数感染者有明显症状和体征;如麻疹、水痘;3.阴性感染和显性感染比例接近,如

2、流行性腮腺炎4.大部分以严重病例或死亡为结局,如狂犬病、埃博拉出血热。(二)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1.传染源:病人、病原携带者、隐性感染者、受感染的动物;病原携带者包括3类: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2.传染途径:经空气传播、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接触传播、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垂直传播;经空气传播流行特点1.季节性明显,冬春季高发;2.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3.儿童多见,被称为“儿童传染病”4.未经免疫预防的人群中有周期性升高;5.受居住条件和人口密度的影响经水传播特点经饮用水传播的特点: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病人有饮用同一水

3、源史;水源经常受到污染时,病例可常年不断,一次大量污染,可出现暴发或流行,除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外,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的差别;经疫水传播的特点:有疫水接触史,有地方性或季节性;大量易感人群进入流行区,可呈爆发或流行,停止接触疫水或加强个人防护,可控制疾病发生。经食物传播病人有食用用一食物史,不食者不发病;一次大量污染食物可引起暴发;停止供应污染食品,暴发很快终止;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虫媒传播)机械性传播:苍蝇、蟑螂等节肢动物可携带病原体,通过接触、反吐、粪便排出病原体,污染食物或餐具,使接触者感染;生物学传播:病原体进入节肢动物体内经过发育或繁殖,才能传给易感者。虫媒传播流行特点

4、一定的地区性;局限于有传播该病的节肢动物的分布地区;明显的季节性升高;明显的职业特点;发病有年龄差别;老疫区以儿童为主;新迁入疫区者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人与人之间一般不直接传播。垂直传播经胎盘传播,受感染孕妇的病原体(风疹、乙肝等)经胎盘血液传给胎儿使之受到感染;上行性传播,病原体(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单纯疱疹病毒、白色念珠菌等)从孕妇阴道上行,引起胎儿感染;经分娩传播,分娩中胎儿通过严重污染的产道时受到的感染,如疱疹病毒、淋病奈瑟菌。3.易感人群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新生儿增加、易感人口迁入、免疫人口免疫力自然消退、免疫人口死亡;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主要因素:计划免疫、传染病流

5、行后免疫人口的增加、隐性感染后免疫人口的增加。(三)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1.自然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对传染源的影响、对传染途径的影响、对易感人群的影响2.社会因素对流行过程的影响对传染源的影响、对传染途径的影响、对易感人群的影响二、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一)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策略1.预防为主与社会预防2.加强传染病监测3.传染病的全球化控制4.建立和加强传染病预警制度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1.传染病报告:责任疫情报告人、报告病种予类别、报告时限与方式2.针对传染源的措施:病人、病原携带者、接触者、动物传染源3.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消毒(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杀虫、灭鼠;

6、4.针对易感者的措施(免疫预防、药物预防、个人防护);三、新时期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及其预防对策(一)新时期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病原体变化带来的新问题(病原体耐药性变异、病原体基因突变与抗原变异)2.传染病流行环节的新问题(传染源的变化、传播途径的变化、易感人群的变化)(二)新时期传染病的防治对策1.由医学预防转变到社会预防2.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3.加强传染病的科学研究4.注重科学决策与科学防治四、计划免疫计划免疫: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使用疫苗对特定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目的: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或最终消灭相应的传染病,预防接种:利用人

7、工制备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径注入机体,使人体获得对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从而保护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免疫制剂: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统称免疫制剂。(一)预防接种的种类1.人工自动免疫2.人工被动免疫3.被动自动免疫(二)计划免疫方案1.扩大免疫规划: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免疫接种的疫苗种类2.我国的计划疫苗方案;(三)计划免疫的评价1.免疫效果评价指标:免疫学效果、流行病学效果(计算疫苗保护率和效果指数);2.计划免疫工作考核指标建卡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