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ID:39638555

大小:599.50 KB

页数:127页

时间:2019-07-08

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_第1页
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_第2页
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_第3页
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_第4页
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1世纪高等院校规划教材《微型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佟伟光杨庆林赵忠诚白琳等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ISBN7-5084-3463-3第1章微型机系统概述知识点:l微型计算机的发展l微型机的基本组成l配置微型机的一般原则1.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美国诞生至今,计算机的发展可以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器件,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第一代(1946----1956)为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1957----1964)为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1965----1971)为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1972至今)为大规

2、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早期微型计算机代表机型是APPLE公司APPLEⅠ、APPLEⅡ微型机2.IBM-PC机及各种兼容机代表机型是IBM公司推出的IBM-PC微型机及各种兼容机3.高性能微型机1.2微型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微型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由主机系统和外部设备组成。软件一般包括操作系统软件、工具软件、开发软件和应用软件。话筒、音箱、音响、MIDI摄像机录相机影碟机入设备视频输输出设备音频输入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视频卡声卡主机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软件系统软件开发软件工具软件应用软件第3节微型机配置的一般原则

3、为充分发挥所组装计算机的性能和效益,一般说来,应注意考虑以下的问题:1.配置与用途的适应性2.总体配置的先进性和平衡性3.兼容性或可扩充性4.性能价格比5.售后服务第二章微型机主机系统知识点:lCPUl主板l内存l电源l机箱本章导读:本章较详细地介绍了CPU、主板、内存、电源等微型机主机系统中主要部件的性能指标、主要技术和主流产品,以及组装微型机系统时,如何选用这些部件等基本知识。2.1CPUCPU的英文全称是CentralProcessingUnit,中文名称即中央处理器。CPU作为是整个微机系统的核心,CPU的性能大致上反映出了一台计算机的

4、性能,因此它的性能指标十分重要。2.1.1CPU的发展1971年,Intel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它含有2300个晶体管,主频为108Khz。1982年,Intel推出了划时代的最新产品80286芯片,时钟频率由最初的6MHz逐步提高到20MHz。1985年Intel推出了80386芯片,它是80X86系列中的第一种32位微处理器。1989年,Intel推出了80486芯片,它实破了100万个晶体管的界限,集成了120万个晶体管。1993年3月Intel公司推出PentiumCPU。1997年Intel公司PentiumMMX

5、(Mult-Media-Extension,多媒体扩展)微处理器推出,这是第一款使用MMX指令集的CPU,0.35微米制造工艺。同期AMD公司和Cyrix公司分别推出K5和6X86微处理器。1997年5月Intel公司在推出PentiumIICPU,PentiumII采用了新的slot1插槽接口、SEC板卡封装。同期AMD也推出性能相当的K6、K6-2、K6-3和K7微处理器。K7是第一款主频超过1GHz的微处理器。2000年6月Intel公司推出全新NetBurst构架Pentium4微处理器,它仍采用X86结构。AMD公司推出了采用Palo

6、mino核心的AthlonXP。2001年1月,Intel发布IA-64位技术处理器----Itanium,这是第一款IA体系64位CPU。2003年9月25日,AMD公司推出了Athlon64微处理器,这是第一款64位X86结构CPU。2005年二月,Intel推出64位X86结构CPU--P4EM64T。2.1.2CPU的性能指标CPU内部结构可以分为控制单元、运算单元、存储单元和时序电路等几个主要部分。运算单元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中心,它主要由算术逻辑部件(ALU:ArithmeticandLogicUnit)、寄存器组和状态寄存

7、器组成。控制单元是计算机的控制中心,它不仅要保证指令的正确执行,而且要能够处理异常事件。控制器一般包括指令控制逻辑、时序控制逻辑、总线控制逻辑、中断控制逻辑等几个部分。CPU控制整个系统指令的执行、数学与逻辑的运算、数据的存储和传送、以及对内对外输入输出的控制,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通常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1.主频、外频、倍频CPU主频又称为CPU工作频率,即CPU内核运行时的时钟频率。CPU外频是由主板为CPU提供的基准时钟频率,也称为系统总线频率。前端总线(FSB—FrontSystemBus)指的是CPU和北桥芯片间数据传输的总线。CP

8、U内部的时钟信号是由外部输入的,在CPU内部采用了时钟倍频技术。按一定比例提高输入时钟信号的频率,这个提高时钟频率的比例称为倍频系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