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31347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7
《_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课题名称: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专业: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二年月十四日一、选题的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概况(选题的意义包括课题的来源和课题意义):1.课题来源及意义:本课题是由指导教师拟定,结合汽车的发展状况,特别是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ElectricalPowerSteering]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专题论述。通过对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情况及其对传统汽车电路的影响作系统论述。并借此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锻炼自学、总结概括及动手等综合能力,并为汽车转向系统不断发展作参考。2.国内外研究现况:国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
2、汽车上大力发展电动转向(EPS),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果,在轻微型轿车、厢式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每年以300万台的速度发展。随着2000年昌河汽车之北斗星厢式车安装电动转向器,掀开我国汽车转向器历史上新的一页。由于它在转向方面明显的优越性,很受广大客户欢迎。最初组装的200台电动转向试销车很快被抢购一空。这几年正逐年增加安装电动转向汽车的产量,今年将达到三万六千台。正是由于北斗星汽车在国内首装电动转向,带动了国内电动转向开发热。到现在已有10家大专院校和10家国营和民营企业立项或独自开发该种产品,预计我国每年会以10~20万台速度发展。正是由于各方面电
3、动转向研究的大量投入,该产品已接近成功,已有一部分产品开始装车调试。在汽车电动转向产品的开发中充分体现了我国市场经济竞争的特点,一些大专院校和企业相结合,国营、民营企业齐上阵,这种各方面竞争的结果加快了开发的进度。电动转向所以称之为“精确转向”,就是在汽车转向过程中,该转向器根据不同车速、方向盘转动的快慢,准确的提供各种行驶路况下的最佳转向助力,这是在计算机(ECU)控制下实现的。电动转向器是在计算机控制下实施对电机电流大小的变化控制,实现不同的转向助力。所以它能精确的实现人们预先设置在不同车速、不同转弯角度所需要的转向助力。电动转向的发展主要是针对解决
4、纯液压助力转向的最大难题,高速行驶时方向盘发飘,这是汽车操纵稳定性的一大课题。液压助力转向虽然解决了汽车转向轻便性问题,但高速行驶时方向盘太轻,就造成了驾驶员发飘的感觉。新型转向油泵虽然可以作到高速转向时油泵流量可以下降,但高速行驶时并不保证发动机驱动下的油泵亦处于高速转动工况。因此不能彻底解决汽车高速行驶发飘的问题。电动转向系统可通过控制助力电机,降低高速行驶时转向助力,增大转向手力,解决高速发飘问题,而且成本相对较低。但由于电机的功率、扭矩及尺寸的限制,故多用于轻微型轿车和厢式车。随着新的电动转向结构研发,未来将逐步推广到中高级轿车和卡车上。由于目前
5、已有装电动转向器的市场,未来潜在的市场也较广大;该种转向器成本较低,必将受到汽车厂家的欢迎。二、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途径:1、本课题研究内容:为了保证车辆在任何情况下转动转向盘时,都有较理想的操纵稳定性,即使车辆在停车情况下转动转向盘时也能够轻松自如,而在高速行使时又不会感到轻飘不稳。汽车转向系统从简单的纯机械式转向系统,发展到机械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到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直到如今的更为节能、操纵性能更优的电子控制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lectricPowerSystem)阶段。本论文将对电控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系统的基础工作原理和主要元件的结构形式及系统
6、的控制原理进行阐述,并将其与液压动力转向系统进行性能比较,最后,讨论该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2、课题研究的途径现在,动力转向系统已成为一些轿车的标准设置,全世界约有一半的轿车采用动力转向。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一些轿车已经使用电动助力转向器,使汽车的经济性、动力性和机动性都有所提高。目前国内尚未有汽车产品采用此项技术,也没有深入开展此项技术的研究,应该迅速起步开展有关研究工作。1.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2.系统的基础工作原理3.主要元件的结构形式及系统的控制原理4.与液压动力转向系统进行性能比较5.讨论该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三、完成本课题的工作阶段及时间:
7、搜集相关资料,制定工作计划,写好开题报告 4.2—4.15熟悉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4.16—5.17撰写论文,阐述系统的控制原理5.18—6.12论文审查及答辩6.13—6.15四、参考文献[1]张晓龙.全电子控制的动力转向系统。国外汽车,1989。6[2]吴修仪.98北京第五届国际汽车展会上的电动转向系统。汽车与配件,1998(26)[3]季学武等。动力转向系统的发展与节能。世界汽车1999(10)[4]T.Nakayama,E.Suda.ThePresentandFutureofElectricPowerSteering.Int.J.
8、ofVehicleDesign,Voi.15,Nos345,1984[5]Yas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