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建议稿)

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建议稿)

ID:39618821

大小:34.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7-07

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建议稿)_第1页
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建议稿)_第2页
资源描述:

《新闻媒体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建议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借助抗震救灾新闻报道提供心理援助的请示卫生部新闻办:本次抗震救灾中媒体及时的现场报道和大量专家的纵深访谈,充分起到了传递政府声音,稳定民心和鼓舞士气的作用。新闻届的同志们不怕疲劳连续奋战、及时准确地传递着现场消息,大量新闻工作者不怕危险深入抢险救灾第一线,他们发回的感人置身的报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新闻媒体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深为敬佩和感动。为了更好的配合抢险救灾的深入进行,我们在感动之余,迫切希望媒体从心理救援的角度加大报到力度,在使我们的心理救援帮助能够借助媒体的力量传达到灾区人民心中,同时避免一些国际上在灾难报道时的不足。具体建议如下:1.在鼓舞士气

2、的同时,利用媒体加大科学救援的指导。这次救援难度大,人民军队又一次冲在了最前面,担当了抢险救灾的重任。科学正确的救援方法可以通过媒体使我们的子弟兵和自救的群众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提高伤者第一时间救护的科学性。建议媒体请一些创伤、骨科、外科、急诊科和精神科专家在电视里教大家一些基本救护知识和心理保健知识。展示一些在抢险中就地取材正确转运伤员的镜头,会起到医生所起不到的作用,也会避免由于抢救和转运知识不足给伤员带来的二次损伤(例如腰部骨折的伤员在备抱之后可能转身瘫痪,唐山地震有许多这样的例子)。2.对未成年人观看抢险救灾电视给予指导很多未成年人同样被媒

3、体精彩的报道所吸引。由于年龄的原因,特别是小年龄的孩子不能分辨现实与报道,可能会在看到比较恐怖的场面之后联想到自身的安全问题,他们不能判断出灾区和自己居住地的距离,又不太容易接受大人的解释。有报道美国“911”事件之后,有些孩子在反复看了大楼倒塌的场面之后出现恐惧害怕的表现。不得不求助心理帮助。我们建议在黄金时段应避免大量破坏性现场甚至血腥的场面,同时媒体应该建议家长指导未成年人看电视。低年龄儿童(12岁以下)最好在家长的陪伴下收看救灾的报道,鼓励孩子学会关心他人,鼓励孩子学习防灾自救知识。同时,对于他们的疑问家长应该及时给予准确的解释,3.图示救灾情况本次发生地震

4、的汶川地区大家不是很熟悉,受灾面积又非常大,媒体播报员的辛苦有目共睹。他们目前主要通过文字和解说来说明各地的救灾情况,一是会使增加报道的难度,二是受众不容明确感受到救援的进展,可否借助FLASH或幻灯技术演示救援部队的推进情况和其它进展。2003年SARS发生时各地患者每天变化情况的曲线图,一目了然,同时也可以减轻播报员的应激负荷。4.加大对自然灾难的预防和自救知识普及灾难随时会发生,特别是这次的余震和连带的山体滑坡等还在继续发生,转移到安全但是陌生的地方集中安置等,都会继续增加人们的心理应激负荷。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基本防灾自救和救助他人的知识,了解危机时的心理保健

5、知识,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后续连带损失。在大家都关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及时普及教育大众,减少次生灾难的发生,媒体责无旁贷。5.尊重亡者和伤者在没有经过家属的同意前,最好不要公开死者或伤者的名字、肖像等,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纠纷。6.及时对媒体工作人员提供心理帮助连续高强度的工作和现场的亲身感受,会直接影响新闻工作者的情绪和思维,我们建议媒体工作者在连续报道或是奔赴灾区之前接受短时心理保健辅导,回来后接受短时心理疏泄辅导。我们愿意为媒体工作者提供这些服务。中国疾控中心精神卫生中心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全国联合抗震救灾心理救援专家组2008年5月13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