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12703
大小:761.2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7
《_等离子体气化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研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SD20l4现代化工第34卷翳9期·26·f“{nlm《a{lf{fil{s、2()年9月等离子体气化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研究现状曹小玲,陈建行,熊家佳,罗海银,陈斌斌,郑泽华(长沙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114)摘要:阐述了国内外等离子体气化技术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研究现状:国外研究已经从基础研究过渡到商业应用上;国内起步晚,仅有中科院力学所开始研究等离子体气化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我国有着提高城市生活处理水平的强劲驱动力,在国内采用等离子体气化处理垃圾的时机已经成熟。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等离子体气化;研究现状;基础研究;商
2、业应用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3—4320(2014)09—0026—06ResearchstatusinplasmagasificationofmunicipalsolidwasteCAOXiao—ling,CHENJian—hang,XIONGJia-jia,LUOHal—yin,CHENBin—bin,ZHENGZe—hua(SchoolofEnergyandPowerEngineering,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Changsha410114,China)
3、Abstract:Theresearchstatusofplasmagasificationtechnologyforprocessingmunicipalsolidwasteisdescribed.Boththebasicresearchandcommercialapplicationsaboutthistechnologyhavebeenperformedbyforeignstudies.InChina,onl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startsthestudiesaboutplasmagasificationo
4、fmunicipalsolidwaste.Therefore,thereisastrongdrivingforcetoimprovethelevelofurbanlifeinChina.ItistheopportunitytoadoptplasmagasificationforprocessingmunicipalsolidwasteinChina.Keywords~municipalsolidwaste;plasmagasification;researchstatus;fundamentalresearch;commercialappli
5、cation城市生活垃圾是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生有毒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各国都禁止此类传统垃物,可回收利用部分物质和能源。随着城市化水平圾焚烧技术。目前发达国家都在致力于新型垃圾处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每年产生1.6亿t,并以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等离子体气化技术作为一种10%的速度增长,少数大城市甚至超过了这一速度,高效、环保的气化处理方式,是一种很有潜力的处理全国至少有1/3的城市出现垃圾围城现象⋯。大量方式。的垃圾不仅占用了很多土地资源,也对环境造成了1等离子体气化技术严重的污染。基于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等离子体是物质
6、的第四态,是一种由自由电子化的原则j,当前常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有和带电离子为主要成分的物质形态。等离子体可分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等。卫生填埋工艺简单、成本为高温等离子体和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又较低,但处理速度慢,占地面积大;焚烧技术将垃圾分为热等离子体和冷等离子体,热等离子体温度在在高温下分解,产生的可燃气用来发电,能够实现资10。~10。K,接近热力学平衡,电子温度和重粒子源回收再利用,但工艺复杂、成本高,且产生二次污温度相同。热等离子体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染,阻碍了焚烧技术的发展;堆肥处理具有一定的经业J,主要有热等离子体涂镀
7、技术,热等离子体微济效益,但堆肥处理垃圾范围较窄,不是一种理想的细粉合成,热等离子体冶金,热等离子体处理各类处理方式。垃圾,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医疗垃圾,特别是危险焚烧技术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城市生活废弃物。垃圾处理方式;一些大型的焚烧设备配有能量回收热等离子体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中,垃圾置和利用装置,逐渐成为焚烧技术的主流。传统的流于等离子体中,等离子体的高热密度和高反应活性化床、机械炉排炉等垃圾焚烧炉由于焚烧温度低,产将引发很多高温化学反应J,可以分为以下3种:收稿日期:2014—03一Ol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602
8、3)作者简介:曹小玲(1974一),男,博士,副教授,从事生物质气化和固废处理相关研究;陈建行(1989一),男,硕士生,从事固体废弃物处理研究通讯联系人,106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