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607785
大小:696.00 K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7-07
《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三章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第一节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第二节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第一节科学技术的体制目标与社会规范主要内容第一节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一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二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进程三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内涵与科技体制改革1、社会建制社会建制(社会制度)指为满足某些基本社会需要而形成的相关社会活动的组织系统。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组织系统物质支撑一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技术体制主要指社会组织制度阐明本制度终极目标或存在价值的理论体系,主要作用:向社会成员表明自身存在的意义,使他们再充分理解制度目标的基础上全力依从制度规范。制度运行过程中起
2、实际作用的要素,是一系列关于人类特定社会活动行为模式的规定。具有其社会成员直接面对的特殊规范系统,反映出对于成员行为的制约性。②行为规范:①价值观念:BACK组织系统:社会建制的实体部分,是制度及其规范的载体。实体性物质保障:如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实验室、仪器设备等;象征性物质保障:体现组织的存在价值和终极目标,如波尔把中国传统的“阴阳鱼”太极图作为自己思想表征。组织首脑职能部门组织成员科学社会建制的承担者是科研组织,有学术带头人、从事科研活动的科学家和其它相关人员。物质支撑:社会建制运行的基础保障2.何为科学技术的社会体制化?①某学科已有一支
3、专业研究队伍,②有了自己的学会或研究机构,③有自己的出版物,④学科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⑤有相应的学位、学衔等。定义:科学技术组织制度及其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社会规范从无到有并不断完善的过程。较完整的科学社会建制一般指:二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进程1、科学技术社会建制概念的提出贝尔纳在1954年出版的《历史上的科学》一书中描述了科学的多重形象,提出科学“作为一种建制而有几十万计的男女在这方面工作”,19世纪下半叶以前,科学家人数不多。19世纪下半叶以来,人数迅速增加。PS:1896年世界职业科学家人数估计有5万。20世纪以来急剧增加,1970年世界
4、科学家人数已达300万(贝尔纳)2、科学家与技术专家的社会角色的历史演变古代科学活动的主体是哲学家中具有科学气质、渴望了解自然的一部分人,亦被称作自然哲学家。古代技术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和其中间产生出来的工匠,他们也不是独立的技术专家。自然哲学家和工匠是后来科学家和技术专家的雏形。(1)科学家的出现:欧洲中世纪后,大学中一些教师逐渐对科学发生了兴趣,逻辑学-数学与物理学,医学、生物学。以达·芬奇为代表的艺术家和工匠也成为近代科学家的角色。②近代:科学技术体制化的肇始①古代: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前史1834年,英国哲学家惠威尔首先提出了“科学家
5、”(SCIENTIST)一词。至此,近代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真正诞生了。(2)技术专家的出现:技术专家即工程师。16世纪始,开始出现土木工程师,此后又出现机械、电气、化工等一系列专业工程师。产业革命晚于英国的法、德两国在工程技术教育走在了英国的前面,在世界上首先创办了有相当规模的技术学院。③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体制化的确立(1)现代科学家角色的确立进入20ctry,科学成为对人类历史发展前途和现代国家兴亡起决定作用的力量,科学家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承认,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稳固地确立了起来。系的建立和研究生院制度的形成企业中工业实验室的大量涌
6、现,产生工业科学家国家直属科研机构的兴起三个因义(2)现代技术专家角色的确立在现代,由于技术科学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的界限已变得模糊不清。(被“科学技术连续统”取代)科学与技术相互交织:科学技术化:科学、技术和生产一体化。科研工作带有工程技术的特点,“工程技术中的科学”;“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信息产业。技术科学化:对传统技术的改造、科学的先导作用、科学迅速在技术得到实现。例如:智能技术、人机对话。连续统纯粹的基础科学纯粹的实用技术三科学技术体制化的内涵与科技体制改革政府拨款的财政技术经费-主要用于支持R&D,基础研究和社会公益事业。如“8
7、63”、“973”计划。金融机构的科技贷款和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经费-科技成果转化和研究活动开始阶段的启动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自筹经费(所占份额小)社会风险和创业资金-高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来源,如英特尔公司的发迹。基金会和民间捐赠-如美国癌症基金会。1、科学技术的投入体制2.科技研究的结构比例主要是获得基于现象和可观察的事实的基本原理的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或理论性工作。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应用或使用为目的。例如:力学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例如:建筑学指为增进知识总量(包括人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知识)
8、,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应正当处理三者之间关系,过分强调应用研究而忽略基础研究会导致“昙花一现”的现象。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中提出“稳住一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