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 2《树之歌》教案1 新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 2《树之歌》教案1 新人教版

ID:39600241

大小:1.08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7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 2《树之歌》教案1 新人教版_第1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 2《树之歌》教案1 新人教版_第2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 2《树之歌》教案1 新人教版_第3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 2《树之歌》教案1 新人教版_第4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 2《树之歌》教案1 新人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 2《树之歌》教案1 新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树之歌》1.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背诵课文。2.认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3.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1.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背诵课文。2.认识各种树木,有保护树木的意愿。一、导入新课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音乐《爱护小树苗》。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那些大树吗?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树之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自由读

2、课文,认读生字。把画出来的生字,小组研究一下。三、读认生字1.出示词语,检查朗读情况。共分两组。自读,轮读。2.小组学习。(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2)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3)接读课文。5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梧桐手掌枫树松柏服装桦树耐心边疆银杏水杉化石桂花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4.以生字“枫、掌”为例,分别说一说汉字的结构,说一说它们的组成部分。给它们组词。四、合作探究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

3、,合作学习。预设:1.课文中提到了哪些树?2.这些树分别有什么不同特点?五、朗读表达1.看图识树。(1)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2)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梧桐树叶像手掌。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树叶,用一个比喻句说说它的特点。(3)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以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来理解。(4)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松柏四季披绿装。

4、可以引导学生赞美松柏耐寒的特点,理解其精神内涵。5(5)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木棉喜暖在南方。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6)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桦树耐寒守北疆。了解南北方不同树木的特点。(7)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银杏水杉活化石。明白活化石的含义。是指这种树古老而又稀少。(8)课件出示图片: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金桂开花满院香。理解桂子花开香飘十里的特点。2.你知道下面句子的意思吗?课件出示:(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据图谈意。预设:比喻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

5、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是个长久之计,并且十分不容易。(2)树高百尺,叶落归根。预设:树长得再高,落叶还是要回到树根。比喻离开故土时间再长,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3)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预设:人要立志,没有志向的人是不会成功的。3.比一比。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的比赛,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六、学写生字1.课件出示“杨、壮、桐……”等10个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哪些字是自己已经认识的,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2.小组交流识字方法。3.指导书写。5(1)课件出示“杨、壮、桐

6、……”等生字。(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重点讲解“木”字旁的字,“杨”等左窄右宽,“壮”右面是是士,不是土,不是犬,“桐”注意把中间的竖写到竖中线上,“桂”右面是两个土,不是士。(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4.巩固生字:抄写今天学的10个生字。七、拓展延伸1.读一读,记一记。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2.你还知道其它与树有关的谚语吗?预设: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人怕没志,树怕没皮。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三年杨柳

7、五年桐,七年杉树绿葱葱。八、布置作业1.你还知道什么树,它有什么特点?说一说。2.小组游戏,看看谁知道的木字旁的生字多。树之歌梧桐手掌枫树松柏服装桦树耐心边疆银杏水杉化石桂花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