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文言文复习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

ID:39598854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7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_第1页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_第2页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_第3页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_第4页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必修三文言文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必修三文言文练习一、阅读下面段落,完成1—4题。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危险

2、B.修我戈矛,从王于师整治C.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抛弃D.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写文章献给2.下列各句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B.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C.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D.诚不/自意/返吾衣冠3.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本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忧以及自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决心。B.作者的报国之志在文中被表达成“忠君”之义,认为只要能“重见日月”就死而无憾了,这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真实的思想境界。C.文中引用《出师表》中的句子,意在表明自己有当年诸葛亮复兴汉室那样为国

3、竭忠尽力的崇高志向。D.本段正面阐述了作者的报国之志,说明了自己九死一生、侥幸活下来的意义之所在。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②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二、阅读下面段落,完成5—8题。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缇骑按剑而前,曰:“谁为哀者?”众不能堪,抶而扑之。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中丞匿于溷藩以免。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然五人之当

4、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5.下列句子中“之”字与“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中“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周公之逮所由使也B.钩党之捕遍于天下C.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D.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6.下列说法中有错的一项是()A.非常之

5、谋难于猝发非同寻常众不能堪忍受B.卒与尸合终于缙绅而能不易其志指一般做官的人C.诗书之训泛指经书编伍之间指军队D.复有株连牵连治罪矫诏纷出假托皇帝的命令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苏州市民反抗精神的一组是()①敛赀财以送其行②扶而仆之③则噪而相逐④哭声震动天地⑤呼中丞之名而詈之⑥颜色不少变A.①③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⑤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三、阅读下面段落,完成9—12题。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6、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B.越国以鄙远偏僻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出使的人D.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使……缺,损害10.“以为”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B.或以为死,或以为亡C.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D.以为得之矣11.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君知其难也A.共

7、其乏困B.又欲肆其西封C.吾其还也D.失其所与12.烛之武的话表现了外交辞令中“婉曲”这种表达方式的是()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四、阅读下面段落,完成13—16题。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