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悬崖边的树》教案1 冀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悬崖边的树》教案1 冀教版

ID:39596091

大小:38.7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6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悬崖边的树》教案1 冀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悬崖边的树》教案1 冀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悬崖边的树》教案1 冀教版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18《悬崖边的树》教案1 冀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悬崖边的树》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积累词语,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主题思想,体会作者抒发的思想情。过程和方法目标:反复诵读,将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结合起来,把握诗歌的主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品味诗歌的意境,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难点: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材分析:这首诗创作于1970年,当时中国正是文革时期,社会极端动乱,诗人经受着灵魂和肉体的双重煎熬,但他并没有停止对生活的思考,没有停止抒写最真切的感受,而这首诗就是诗人面对厄运时内心的独白,表现了生活中一个强者的信

2、念与追求。本诗以树在困难的环境中不屈的斗争为线索,表现了乐观豁达的心态。整首诗分为三节,作者以拟人化的手法塑造树的形象。悬崖边的树历尽艰辛,饱受风雨的吹掠,但它坚韧而倔强,艰难的站立,更可贵的是它坚定的信念与追求,给读者以深深的震撼。教学策略:诵读法教学工具:录音机、投影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近代诗歌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体诗,今天我们学习当代诗人曾卓的一首现代诗《悬崖边的树》。学生听介绍引出本课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投影打出)生读作者简介和作品

3、写作背景。为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师范读(投影出示听读要求)1.给读不准的字注音。2.注意老师范读时句子的节奏。3.感知本诗所描绘的内容。检查听读情况。生读听读要求生听读初步感知诗歌的音乐美、韵律美。自读研讨(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自由读讨论思考题理解诗歌内容突破本课难点31.树植根于大地,除非是连根拔起,否则是不会被风吹走的。然而在诗中,树却被风吹到了悬崖边,而且站在那里。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印证第一节诗中的哪个词?联系诗的写作背景,你想到了什么?2.本诗写树其实是写人,第二节描绘了树的神态、处境,请你结合诗的写作背景分析

4、树代表了哪一类人?3.结尾两句,作者以“倾跌进深谷”和“展翅飞翔”展望了树的两种可能的结局。你如何理解这两种结局?小结:在文学作品创作中,作者经常借某物来喻义,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能更好地体现文学作品的含蓄美,更有力于表达作者的情感。学生结合本诗进一步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使学生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以便今后运用。指导学生朗读:1.齐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注意诗句的节奏。2.指导有感情朗读,提醒学生结合作者融入字里行间的感情,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朗读的重音。3.指导配乐朗读。生齐读三

5、名学生分别有感情朗读学生配乐朗读感受诗的气势美感受诗歌的情感美感受诗歌的音乐美、韵律美,发展学生语感。指导学生背诵全诗学生自由读、背提升学生体验、感悟、欣赏作品的能力。总结。学了这首诗,你对今后的生活有什么感悟。学生谈感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板书设计:悬崖边的树曾卓孤独风、悬崖(无畏)寂寞   树倔强→展翅飞翔3教学反思:诗歌的教学一定要把读放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为此本课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提高。由于学生对写作背景的情况了解较少,在课前还可有目的让学生去搜集、了解“文革”时期的情况,以便加深对作

6、品感情的理解。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