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抗病性》PPT课件

《植物的抗病性》PPT课件

ID:39594768

大小:447.61 KB

页数:49页

时间:2019-07-06

《植物的抗病性》PPT课件_第1页
《植物的抗病性》PPT课件_第2页
《植物的抗病性》PPT课件_第3页
《植物的抗病性》PPT课件_第4页
《植物的抗病性》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植物的抗病性》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植物的抗病性研究和学习植物抗病性的机制有助于揭示抗病性的本质,合理利用抗病性,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第一节植物抗病性的概念和类别植物的抗病性是指植物避免、中止或阻滞病原物侵入与扩展,减轻发病和损失程度的一类特性。抗病性是植物与其病原生物在长期的协同进化中相互适应、相互选择的结果。病原物发展出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寄生性和致病性,植物也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类别、不同程度的抗病性。抗病性是植物普遍存在的、相对的性状。所有的植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性,从免疫和高度抗病到高度感病存在连续的变化,抗病性强便是感病性弱,抗病性弱便是感病性强,抗病性与感病性两者共存于一体,并非互相排斥。只有以相对的概

2、念来理解抗病性,才会发现抗病性是普遍存在的。抗病性是植物的遗传潜能,其表现受寄主与病原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按照遗传方式的不同区分:1、主效基因抗病性(majorgeneresistance),由单个或少数几个主效基因控制,按孟德尔法则遗传,抗病性表现为质量性状;2、微效基因抗病性(minorgeneresistance),由多数微效基因控制,抗病性表现为数量性状。按照小种专化性区分:1、小种专化抗病性(race-specificresistance):对锈菌、白粉菌、霜霉菌以及其它专性寄生物和稻瘟病菌等部分兼性寄生物,寄主的抗病性可以仅仅针对病原物群体中的少数几个特定

3、小种,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有特异性的相互作用,也称为垂直抗性(verticalresistance)。这种抗病性是由主效基因控制的,称为主效基因抗性、单基因抗性或寡基因抗性,抗病效能较高,是当前抗病育种中所广泛利用的抗病性类别;其主要缺点是易因病原物小种组成的变化而“丧失”,在生产上这种抗性是不稳定和不能持久的。2、非小种专化抗病性(race-non-specificresistance):具有该种抗病性的寄主品种与病原物小种间没有明显特异性相互作用,也称为水平抗性(horizontalresistance)。是针对病原物整个群体的一类抗病性。病原物毒性不依寄主抗性基

4、因的变化而变化,寄主品种没有它们自己所特有的病原物小种。在遗传上抗性一般是由多个微效基因控制的,也叫微效基因抗性或多基因抗性。这种抗性表现为中度抗病,是稳定和持久的。基因对基因学说(gene-for-genetheory):20世纪50年代由Flor提出,阐明了抗病性的遗传学特点。该学说认为:寄主方面—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方面—决定致病性的基因该学说不仅可用以改进品种抗病基因型与病原物致病性基因型的鉴定方法,预测病原物新小种的出现,而且对于抗病性机制和植物与病原物共同进化理论的研究也有指导作用。按照寄主植物的抗病机制区分:1、被动抗病性(passiveresistance):植物与病原

5、物接触前即已具有的性状所决定的抗病性。2、主动抗病性(activeresistance):受病原物侵染所诱导的寄主保卫反应。1、抗接触,2、抗侵入,3、抗扩展,4、抗损害,5、抗再侵染。其中,抗接触又称为避病(diseaseescaping),抗损害又称为耐病(diseaeatolerance),而植物的抗再浸染特性则通称为诱导抗病性(iducedresistance)。植物抗病反应是多种抗病因素共同作用、顺序表达的动态过程。根据表达的病程阶段不同区分:耐病性:植物能忍受病害,在产量和质量方面不受严重损害的性能。避病性:由于某种原因,使本质上并非抗病的植物,最易感病的阶段与病原物的侵染

6、期相错,或者缩短了寄主感病部分暴露在病原物之下的时间,从而避免或减少了受侵染的机会。1、高抗:受轻度侵染,表现轻微受害;2、中抗:中等程度感染和受害;3、中感:明显的感染,受害程度较重;4、高感:对病原物的侵染几乎没有抵抗力,严重受害。按抗病的程度常区分为:第二节植物被侵染后的生理生化变化植物被各类病原物侵染后,发生一系列具有共同特点的生理变化。植物细胞的细胞膜透性改变和电解质渗漏是侵染初期重要的生理病变,继而出现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核酸和蛋白质、酚类物质、水分关系以及其它方面的变化。研究病植物的生理病变对了解寄主—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有重要意义。呼吸强度提高是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一个重

7、要的早期反应。呼吸代谢途径发生变化:—正常的植物呼吸作用是糖酵解途径;—植物发病后磷酸戊糖途径呼吸作用增强。一、呼吸作用病原物的侵染对植物最明显的影响是破坏了绿色组织,减少了植物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面积,光合作用减弱。◆叶绿素破坏或叶绿素合成受抑制◆光合产物的运输受影响:发病部位淀粉(及其他有机物)的积累—光合部位有机物质不能运出;—健康部位的有机营养向发病部位输入。二、光合作用1、核酸代谢:病原真菌侵染前期,病株叶肉细胞的细胞核和核仁变大,R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