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80089
大小:440.10 KB
页数:28页
时间:2019-07-06
《《李逵负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李逵负荆施耐庵《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全面描写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长篇小说。一般认为作者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传说为船家子弟,中过秀才、举人和进士。曾在钱塘(今杭州)任官,因与当权者不合,任期不满便辞官回苏州,著书于家。《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1前后)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事在《宋史》和宋人笔记里有多种记载,虽不一致,但都说到力量强大,威胁朝廷,在民间影响深广。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它以梁山泊起义叙写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小说内容小说
2、以起义的发生和发展为主线,通过一百零八位传奇式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起义发生:“乱自上作”高俅为报私仇迫害王进,为高衙内霸占人妻而害林冲梁中书两年就搜刮几十万贯给丈人蔡京庆贺生日,贿赂公行他们手下的贪官污吏,土豪恶霸,如西门庆、郑屠等,正是他们狼狈为奸,残害忠良,欺压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值的人们不得不铤而走险,奋起反抗。以至许多英雄豪杰被逼上山落草,主持正义,反抗压迫,终于汇成声势浩大的梁山
3、泊起义的斗争故事。起义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官逼民反”。起义斗争的发展过程:从个人反抗到集体反抗,从分散斗争到有组织斗争,规模从小到大。鲁智深林冲武松晁盖、吴用、宋江上山以后,以梁山泊为中心,联合各山头,形成强大统一的组织,取得大规模战争的胜利,挫败官府和朝廷的“进剿”,揭示出农民革命斗争的规律。晁盖吴用宋江起义的失败梁山英雄排座次后,“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要求已经实现。农民革命的平等、平均主张,使斗争只能有三种前途:一是像方腊称王后被镇压;二是像李逵说,夺位自己当皇帝;三是像宋江“全伙受招安”宋江受招安后,朝廷想“尽数剿除”,派去征辽、征方腊,
4、梁山好汉死伤离散,剩下的宋江、卢俊义、吴用这样领袖人物,也被御赐药酒毒死或伤心自杀。一场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起义,108位英雄只落得风流云散的悲剧结局。对这一英雄悲剧结局,学术界有不同说法。实际上,“受招安”“宋江起义的失败”有总结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探索出路的寓意。李逵长相黝黑粗鲁,小名铁牛,江湖人称“黑旋风”,排梁山英雄第二十二位,是梁山步军第五位头领。沂州沂水县百丈树人,因打死人而流亡江州,做了个小牢头。为人心粗胆大、率直忠诚、仗义疏财。宋江被发配江州,吴用写信让江州两院押牢节级戴宗照应。李逵这时正是戴宗手下做看守的一名小兵,就和宋江认识。戴宗传梁山
5、假书被识破,和宋江两人被押赴刑场杀头,李逵率先挥动一双板斧打去,逢人便杀,勇猛无比。李逵杀四虎上梁山后,思母心切,就回沂州接老母,翻越沂岭时老母被老虎吃了,李逵生气杀了四虎前情提要课文节选自第七十三回,上回“柴进簪花入禁院李逵元夜闹东京”,写的是宋江到东京观灯,李逵、燕青等随从。宋江到东京之后,先后两次到李师师家,想通过李师师直接面见宋徽宗,请求招安。李逵不知内情,以为宋江等无非是贪恋女色,寻花问柳,于是怒火中烧。他怒打杨太尉,火烧李师师家,使得宋江一行人等无功而返,慌忙杀出东京城。宋江等杀出京城,却不见了李逵,宋江让燕青稍候,自己带着大队人马回了梁山。没有想到,燕青
6、和李逵这一路上又横生了一些枝节:先是在四柳村乔装成“真人”,替庄主狄太公捉“鬼”;然后路过荆门镇,又发生了课文中所叙的故事。故事压缩开端:荆门寨惊闻宋劫刘女;发展:大闹山寨,立状争持;再发展:荆门对证,李逵负荆;高潮:戴罪立功,救出刘女;结局:刘公答谢,兄弟释怨。《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在艺术特色上的不同:1、塑造的人物不同。一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大部分带有定型化的特点,看不出他们的个性与出身遭遇、具体的生活环境等有什么关系;而《水浒传》的人物性格,则与其出身、环境、遭遇都有血肉联系,因而随着人物生活环境和遭遇的变化而变化。二是《三国演义》塑造人物主要是进行粗线条的
7、勾勒,细节描写比较少;而《水浒传》则有比较丰富的细节描写,人物富于个性化、立体化。2、结构不同。《三国演义》属于历史演义,是在真实历史的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虚构描写的,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主要按历史顺序展开,构成情节;《水浒传》则属于英雄传奇,关注人物的命运,围绕主要人物的经历与事迹来突出其性情与神采,同时通过各路英雄展现当时的社会生活。3、语体色彩不同。《三国演义》采用了浅近的文言“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通俗易懂;《水浒传》则用纯粹的白话写成,完全是人们当时使用的口语。精彩情节大家说“智取生辰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鲁智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