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请别过分担心我!

妈妈,请别过分担心我!

ID:39570883

大小:3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6

妈妈,请别过分担心我!_第1页
妈妈,请别过分担心我!_第2页
妈妈,请别过分担心我!_第3页
妈妈,请别过分担心我!_第4页
妈妈,请别过分担心我!_第5页
资源描述:

《妈妈,请别过分担心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妈妈如何放下太多的担心?李炳芹一、从咨询案例看妈妈的心思案例一:一位先生三十五岁了,没有正当职业,每天就是上网、打麻将、去茶馆,他已经结婚了。我问他“你太太肯嫁给你吗?”他说:“是我妈给找的”。他有一个已经六岁的小孩,我问他:“你是如何生活的?”他说:“我妈给钱。”。这位妈妈把一个几斤重的婴儿养成一个一米七几的壮汉,还需要给他娶媳妇、给他看孩子、给他的家庭发工资,这个妈妈当得冤不冤呀?但这个孩子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现在他妈觉得不对了带他来咨询。那位妈妈说:“我这个儿子是不是有问题呀?他不做事不说,他还赌,他赌博欠人十万赌债被人绑架了,绑架的人给我打

2、电话要我还钱,如果不还钱就跺掉他一条胳膊或一条腿,我一害怕就把钱还上了。可还完钱之后觉得挺害怕的,这个孩子以后怎么办呀?”这个妈终于招架不住了。我们来看这位35岁的男子到底是大人还是孩子?凭什么他不工作照样能有钱上网、打麻将?为什么他没有资格做父亲却还能生孩子?要是没有人帮忙,这一切他都做不到,而帮他忙的是他妈,直到把儿子帮颓废了才实现了他妈妈的“愿望”,因为只有样这样儿子才永远和她在一起,不用分离。 最近接待很多咨询,都是妈妈为自己20岁左右的儿女极其焦虑,担心他们朋友少,担心他们不结交异性,担心他们缺乏社会适应能力等等。这些妈妈给我的感觉是,她们

3、有一双锐利的挑剔眼睛,专门能从儿女身上找到问题。案例二:有一位妈妈,儿子每天上两小时网就断定他有“网瘾问题”,儿子不上网了就担心他有“学习问题”,如果儿子学习问题也解决了,我估计她就开始担心儿子的“朋友问题”,等儿子进入成年后则开始担心他的“女友问题”……总之,不管儿女怎么样她都能找到问题。案例三、一位妈妈带着16岁的儿子来咨询,说她不知道儿子是怎么想的,这样就不知道该怎么监督儿子健康成长,她对此非常焦虑,问我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她了解儿子的想法。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别希望有独立空间,特别希望自己为自己做主,做父母的只要给儿子设定一个正常的底线———

4、好好学习不做坏事———就可以了,没必要非得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那个妈妈很失望,原希望我能站在她的角度上,帮她劝导一下儿子,没想到我倒站到了另一个立场上,让她很不舒服。那个孩子却说:“妈妈对我的爱太过了,常让我觉得透不过气来。”以上案例再明显不过了,儿子并不需要妈妈“密不透风的关爱”,是妈妈的需要,她渴望与儿子黏在一起,当儿子越来越大、越来越独立、越来越渴望自己为自己做主时,这位妈妈就感到了极大的分离焦虑。于是,她渴望永远了解儿子的想法,就可以连在一起了。这些妈妈,从表象上看是多么用心负责的妈妈呀!好像她们都是为孩子好,期待孩子有美好的未来,而本质的问题

5、是,这些妈妈最害怕的是孩子独立后与自己的分离,那时她是多么的无用与空虚。还有隔代老师把孩子喂养的紧紧与他们黏在一起,不放手给妈妈也是同样的原理二、妈妈偷换了焦虑的概念其实那些永远能发现儿女的“成长问题”并为之深深焦虑的妈妈,她们是置换了焦虑的内容。就是说,她们真正焦虑的,并不是儿女的成长问题,而是不能接受与儿女的分离。她们自己缺乏独立,她们自己内心虚弱,所以需要那种无时无刻地关爱另一个人,这种黏在一起的感觉消除了孤独,也消除了自己的无意义感,无价值感。潜在的语言是:我很有用,离开我不行。儿女小的时候,他们还没有强烈的独立意愿。妈妈想怎么控制就怎么控制

6、,结果孩子出现非常依赖父母,不敢接触他人,不愿与他人接触。由于父母的经常“怀疑”“不信任大环境”,也会让孩子特别挑剔,特别古怪,人际关系越来越弱。也许有的妈妈会质疑:难道妈妈想了解儿女的想法不应该吗?,不了解他们我们怎么养育孩子?做妈妈的就用这种逻辑控制住儿女。其实,养育孩子,你只需要在孩子不同阶段遵守不同规则,只要在这个规则下行为都是可以的,不需要多余的担心。(1岁以前就没有规则,全部满足。2-6岁部分规则“不伤害自己、不损害他人,不破坏环境”小学阶段:遵守小学生规则中学阶段遵守中学生规则走向生活遵守法律。规则是逐步增加的,最后形成习惯就不会去触碰

7、底线)“发现儿女的问题”是妈妈最有理由的控制方法。儿女再怎么发展,也是不完美的,什么时候都会有“成长的问题”。既然儿女有问题,那么妈妈为此操心、焦虑,并为此投入巨大的精力教育儿女,看起来实在是理所当然的了。其实她们只想达到一个目的:“我们必须要黏在一起!”如果黏到一起能对儿女好,那么这种控制方式也算可以接受的。但事实表明,效果恰恰相反,那些无时无刻都在为儿女的“成长问题”而焦虑的妈妈,她们的儿女在长大后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位大学男生对我说,无论他做什么事情,耳边好像都能响起妈妈的各种叮嘱,让他烦不胜烦,于是什么都不想做了。三、妈妈的反思儿女出现“成长

8、问题”,一般都能在父母的身上找到原因。当这样的咨询开始的时候,往往需要帮助的是妈妈而不是孩子,她们不是为了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