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ID:39561781

大小:5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7-06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_第1页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_第2页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_第3页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_第4页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语文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一、之1、用作代词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例句:问所从来,俱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2、用作助词①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时。“之”作结构助词“的”用。)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东北角”是名词性短语)②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用作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例句:予

2、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③句式倒装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A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名词+之+谓语动词)B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例句:马之千里者。(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心词+之+后置定语)④音节助词,多用于时间副词后面,起调节音节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例句: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之”字后面一般跟一个地点名词。例句:辍耕之垄上。《陈涉世

3、家》二、而1、“而”作连词,这是最主要的用法。判别时,一定要理清“而”前后词语或分句之间的关系。它一般表示以下关系:①并列关系。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八则》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而”连接前后并列词语,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和”。②顺承关系。这种关系一般表示“而”前后的分句或词语有动作的先后。“而”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6例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③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可连接分句也可连接词语。例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④修饰关系。这种用法较多,有时易混淆为“顺

4、承关系”,其实只要仔细分析“而”前后词语的关系,还是容易区别的:如果“而”前面的词语或短语在句中作修饰、限制语,“而”之后是中心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简而言之,“而”前后的词语构成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而”肯定表修饰。表示时间、情态、方式、方向等,可译为“地”“着”,或不译。例句:朝而往,暮而归“朝”“暮”分别是“往”“归”的时间状语。《醉翁亭记》。久而乃和《送东阳马生序》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西南”意思是“向西南”表方向。⑤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或不译。这种用法在初中教材中较少,有两个句子: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饮少

5、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2、跟其它词构成复音虚词。有以下几种情形:A“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句: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B“而后”,相当于“然后”。例句: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既而”、“已而”,相当于“不久”,“一会儿”。例句:既而儿醒。《口技》已而夕阳在山。《醉翁亭记》三、以1、介词①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②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

6、、“靠”、“根据”等。例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例句:屠惧,投以骨《狼》能以径寸之木,为…《核舟记》2、作连词,①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②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6例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③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例句: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例句: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例句:固以怪

7、之矣《陈涉世家》四、其1、“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愚公移山》2、代词。①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中作定语。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的,代可以做老师的那个人。《论语十则》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它的,指狼的

8、。《狼》既出,得其船。他的,代“渔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