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常用经验公式

测试常用经验公式

ID:39559032

大小:10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6

测试常用经验公式_第1页
测试常用经验公式_第2页
测试常用经验公式_第3页
测试常用经验公式_第4页
测试常用经验公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试常用经验公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用近似、经验公式(仅供参考)目录1.管柱、管线每米内容积2.测周长知外径3.盐酸溶液浓度4.原油黏度与温度的关系5.孔板系数近似公式6.孔板直径选择公式7.乙级白棕绳拉断力8.钢丝绳拉断力9.管子抗内压强度10.压力容器壁厚计算11.双流程并联测试当量油嘴尺寸12.根据油嘴尺寸测算气井产量13.分离器气出口管线过流能力14.圆管水力计算15.油产量计算公式16.气产量计算公式17.华式度与摄氏度之间的换算18.气井井口压力近似算法1、管柱、管线每米内容积(误差-1.34%)[返回目录]v=d2/2式中:v—每米内容积,l/md—管柱、管线内径,in.2、测周长知外径(误差-2.54‰

2、,尤其适于不易量直径的场合)[返回目录]d=c/8式中:d—管子外径,in.c—量得的周长,cm3、盐酸溶液浓度[返回目录](1)根据比重求盐酸溶液浓度c=2(γ-1)100%式中:c—浓度,%γ—比重,无量纲。水=1(2)根据PH值求残酸溶液浓度C=4/10PH4、原油黏度与温度的关系[返回目录]μ=μ020.1(t0—t)式中:μ—在温度t下的原油黏度,cP(厘泊)μ0—已知某特定温度(如50℃)下的黏度,cP(厘泊)t0—已知黏度对应的特定温度(如50℃),℃t—所求黏度的对应温度,℃5、孔板系数近似公式[返回目录]Fb≈200d2式中:Fb—孔板系数;d—孔板直径,in.6、孔

3、板直径选择公式[返回目录]d=8.4[Qgas/(PfHw)1/2]1/2=8.4[Qgas2/(PfHw)]1/4式中:d—可选孔板直径,inQgas—估计气产量,104m3Pf—预计分离压力,psiaHw—孔板压差,in.water,可选量程的1/2左右7、乙级白棕绳拉断力[返回目录]F=3d2式中:F—拉断力,kgd—棕绳直径,mm8、钢丝绳拉断力[返回目录]F=0.03σd2式中:F—拉断力,tσ—钢材屈服极限,kg/mm2,约120~220,一般取140~190d—钢丝绳直径,cm9、管子抗内压强度[返回目录]PB=0.0981δσs/R=0.0858δσs/R(安全)式中:

4、PB—抗内压强度,MPaδ—壁厚,mmσs—最小屈服极限,kg/mm2,等于国产钢材钢级号R—管子半径,mm10、压力容器壁厚计算[返回目录]δ=Pdi/(2[σ]φ—P)+C[σ]=σ0/n=σ0/3C=C1+C2式中:δ—要求的壁厚,mmP—工作压力,MPadi—容器内径,mm[σ]—许用应力,MPa,20#=117,16MnR=127σ0—强度指标,MPa,σ0=API钢级标号/0.145≈API钢级标号×7(如碳钢SA-516-70,σ0≈70×7=490MPa)n—安全系数,取3φ—探伤系数,100%探伤=1,20%探伤=0.85C—腐蚀裕量,mm,C≥1.8C1—附加量,6

5、~25mm钢板=0.8;25~80钢板=1.25C2—腐蚀追加值,取1mm11、双流程并联测试当量油嘴尺寸[返回目录]d=(d12+d22)1/2式中:d—当量油嘴尺寸,1/64″d1—1号流程油嘴尺寸,1/64″d2—2号流程油嘴尺寸,1/64″12、根据油嘴尺寸测算气井产量[返回目录](气中不含或基本不含液体,且要求达到临界流速,即P下游≤0.546P上游)(1)公制单位Qgas=(146~148)d2P上游式中:Qgas—气产量,m3/dd—油嘴尺寸,mmP上游—上游压力,MPa(1)英制单位Qgas=Cd2P上游(假定上游温度30℃,气比重=0.65)式中:Qgas—气产量,m

6、3/dd—油嘴尺寸,1/64″P上游—上游压力,psiaC—系数,16/64″以下油嘴=0.15;20/64″=0.16(2)简便公式(近似)Qgas=d2P上游式中:Qgas—气产量,m3/dd—油嘴尺寸,mmP上游—上游压力,psia(3)其他经验公式:(得自四川普光2井)Q气=14.5d2P1(T1>0℃)Q气=15d2P1(T1<0℃=式中:d---------孔板直径,mm。P1--------上游压力(绝对压力,大气压)。T1--------上游温度,℃。13、分离器气出口管线过流能力[返回目录]Qgas=100d5/2P/(λγZΤL)1/2式中:Qgas—产气量,m3/

7、dd—气管线内径,mmP—控制阀下游压力,MPaλ—摩阻系数,根据管线内径取值:2″=0.0161;2-1/2″=0.0151;3″=0.0145;4″=0.0139;5″=0.0130;6″=0.0124γ—气比重,空气=1Z—压缩因子,Z≈1Τ—绝对温度,K,T=t(℃)+273L—气管线长度,m14、圆管水力计算[返回目录](1)雷诺数Re=vd/rv:流体速度;r:运动黏度;d:管线内径Re小于2040为层流,2040-2800为不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