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58980
大小:25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6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一、测定金属的电阻率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的阻值,测定金属的电阻率。二、实验原理:用刻度尺测一段金属导线的长度L,用螺旋测微器测导线的直径d,用伏安法测导线的电阻R,根据电阻定律,金属的电阻率ρ=RS/L=πd2R/4L。1、螺旋测微器的使用。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其刻度由固定刻度B和可动刻度E两部分构成。固定刻度又分整刻度(下)和半刻度(上),每个刻度1mm。每旋转一周测微螺杆D’可动刻度E前进或后退0.5mm,每一周又分为50个刻度,
2、所以每旋转一个刻度前进或后退0.5/50=0.01mm,所以螺旋测微器测量长度可以精确到0.01mm..螺旋测微器示数的读数方法:L=n+k×0.01mm。L为被测物长度;n为固定刻度数,n=整刻度数+半刻度数(0.5或0),最后一半刻度在最后一整刻度之前,半刻度数取0(图甲),在之后则去0.5(图乙);k为与固定水平线对齐的可动刻度数。例2、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1)电压表与电流表的选择与使用4①电压表的量程与电源电动势E相接近,且其内阻尽可能大②电流表的量程大于,且其内阻尽可能小③电表接入电
3、路时,必须使电流从其正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④读数时,应估读到电表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2)电流表的内、外接法比较与选择 内接法外接法电路图 误差原因电流表分压U测=Ux+UA电压表分流I测=Ix+IV电阻测量值R测=U测/I测=Rx+RA>Rx测量值大于真实值R测=U测/I测=RxRV/(Rx+RV)>Rx适用于测量大电阻小电阻三、实验器材:金属丝、千分尺、安培表、伏特表、电源(3V)、滑动变阻器(20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根【点拨
4、】被测金属丝要选用电阻率大的材料,如铁铬铝合金、镍铬合金等或300瓦电炉丝经细心理直后代用,直径0.4毫米左右,电阻5~10欧之间为宜,在此前提下,电源选3伏直流电源,安培表选0.6安量程,伏特表选3伏档,滑动变阻器选20欧(与金属丝电阻同一数量级)。四、实验步骤(1)用螺旋测微器三次测量导线不同位置的直径取平均值D求出其横截面积S=πD2/4.4VRASE图1(2)将金属丝两端固定在接线柱上悬空挂直,用毫米刻度米尺测量接入电路的金属丝长度L,测三次,求出平均值L。(3)根据所选测量仪器和选择电路
5、的原则画好电路图1,然后依电路图按顺序给实物连线并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4)检查线路无误后闭合电键,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几组I、U值,设计表格把多次测量的D、L、U、I记下来。(5)为了减小电阻计算的误差,可测多组U—I数据,根据U—I数据在坐标中描点,舍弃偏离直线的点,将明显在一条直线上的点有平滑直线连接起来,然后求出直线的斜率,就可求出电阻的平均值R。五、实验记录与计算测量次数123平均值导线长/m导线直径/m测量次数12345678电压U/V电流I/A所测金属的电阻R=斜率=_____
6、__Ω所测金属的电阻率ρ=(公式)=(代入数据)=Ωm【注意事项】4(1)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时要用螺旋测微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要估读下一位数字。(2)金属导线的电阻和电流表的内阻相差不很大,因此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应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开始实验时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阻值应调至最大,实验过程中通过金属导线的电流不宜过大,以防止温度升高电阻率发生变化。【点拨】(1):为了减少电阻的计算误差,可以作U-I图象求出电阻的平均值【点拨】(2):经验表明,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可能是:①采用外接法则由于伏特表的分流影
7、响,造成电阻测量值偏大,若误用内接法则安培表分压影响更大。②仪表量程太大且读数不准③计算未遵从有效数字运算法则实验中易混淆的是:R=U/I和R=ρL/S两个定律,这两个定律都是实验定律,但前者是研究电阻与电流、电压两者之间关系;后者是研究导体本身的性质即电阻与材料、长度、截面积三者之间关系,与所在的电路因素或是否接入电路无关,注意R=U/I中,电阻与U、I无关;R=ρL/S中,电阻率与L和S无关,使用这两式时ρ是不变的。易错的是:测量电路(内、外接法)、控制电路(限流式和分压式)、量程的选择及有效
8、数字、电阻R平均值的计算等。⑵分压式接法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两种接法:⑴限流式接法1.通过改变变阻器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限流式;如图1所示,当滑动头P从右端向左移动过程,滑动变阻器电阻逐渐减小,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增大,变阻器起控制电路电流作用。注意:实验开始时应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大。2.通过变阻器改变电阻来改变用电器两端的电压,起调压器的作用——分压式。如图2所示,电阻R与变阻器左边电阻并联,用电器与左边电阻的电压相等,改变P的位置改变用电器R两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