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58950
大小:8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6
《款识辨析法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款识辨析法(上)图1图2图3 ■陕西马广彦 许多古瓷收藏爱好者在选藏或鉴定器物时,总是习惯性地翻看器底,这种方法除了通过无釉的器物底部验看胎质胎色以及观察修足工艺外(有的古瓷器底部不露胎,如五代耀瓷、宋代官汝瓷中裹足满釉支烧者),很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查看底部款识,以进行时代和真伪的辨识。 “款识”是“款”和“识”的通称。汉代典籍上对款识的最早解释是指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铭文,《汉书·郊祀志下》在评判宗庙祭器时有“今此鼎细小,又有款识,不宜荐于宗庙”之句。颜师古注:“款,刻也;识,记也”,意思
2、是款识是刻在器物上记事的文字。后来引用到古代瓷器上,业内专家学者习惯于将标志器物生产朝代或年代的专用印记称为款识。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讲,款、识、铭文是应当有所区别的。“款”,应专指标志器物制作年代的文字符号,如“永乐年制”、“大明成化年制”、“大清道光年制”等已经形成的制式标记。“识”,相当于中国书画作品上的表明作者创作年代的文字记叙。而铭文的内容更宽泛、字数更多、表述更详实,可以是事件的记录,也可以是诗文的创作或抄录。 瓷器上用皇帝年号作款,正式来讲应始于明永乐官窑器,但永乐官窑器上的款很少
3、,目前仅发现永乐官窑青花压手杯等极少品种。到明宣德时书款之风大盛,但落款位置不固定,故有“宣德款识满器身”之说,至成化开始瓷器署款才基本统一到器物外底上来(也根据器型有所变化)。 从署款字体风格上考察,宣德朝官窑开专人写款之先河,以后一直延续到清末短暂的宣统朝止,这种专项分工不但使明清二朝各代官窑瓷器上的皇帝年号款有着共性特征,也为我们进行官窑瓷器的鉴定提供了可以研究、对比、分析的重要因素。因此许多老一辈古瓷鉴定专家都把对款识的辨识作为对古瓷鉴定真伪的标准之一,著名古瓷鉴定专家孙瀛洲先生还编创了
4、许多口诀,将各朝官窑古瓷款识的特点总结出来传给后学。在古瓷鉴定类书籍中,也有专家专门收集、研究古瓷款识的著作。 那么,在当前的制瓷工艺背景下,怎样正确认识款识在瓷器鉴定中的作用呢? 第一、新的科技方法冲击着传统观念的款识鉴定。 明清二代的官窑瓷器上的款识是由御窑厂专人负责书写的,这些人的书法水平和署款字体是经过御窑厂管理者甚至当朝皇上认可的。雍正、乾隆二朝皇帝热心于瓷器烧造,样式、色泽、纹饰、烧制数量等各个环节都不放过,款识自然也在其中。可以这样认为,明清二朝官窑瓷器上的款识及其字体,都是经
5、过批准定制的,而不是由写款人随意自定的。因此,研究和熟悉这些官窑款识及其书法特点,对鉴定瓷器是有用的。但从民国前后开始,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仿制官窑器之风日盛,仿写官窑款也就越来越精,但仍达不到乱真的水平。 现代社会利用高科技进行仿古瓷特别是仿官窑器生产,达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仿古工序制胎,计算收缩率造型,化学分析精确配料,专人高水平仿绘纹饰,以及仿古柴窑烧制,敢于投资,无所不用其极。在仿古官窑款方面,则借助高像素数码相机拍照,按收缩系数决定大小的办法,制作印刷各种款识的透明薄膜,使烧成后的官窑
6、器上的款识,达到乱真的程度,用传统对款识的概念和方法已经几乎无法辨别真伪。 第二、现代手写仿款也几达乱真地步。 明清官款都是由专人手工书写的,因此不同器物上尽管字体风格大体一致,但不可能像印制品那样毫无二致,可以说,即使由同一位写款师傅所写,不同器物上的款识也是有差别的。孙瀛洲先生等前辈所总结出来的特点和口诀,只是抓个别中的一般、个性中的共性,而那每一件官窑器款识上的个体特性,是无法全部囊括的。而现代仿古瓷的写款人,正是抓住每一朝代官款的共性特征长年累月地仿写,形神兼学,以至乱真。在景德镇的仿
7、古瓷行业中,目前仿古瓷大宗产品用薄膜贴款,而为达乱真、以求上拍目的的高精尖仿品多用人工书写仿款。于是仿古瓷行业中就出现了一个专写仿款的派生行业,而且这些写款人也各有专长,有的专写宣德款,有的专写成化款,有的专写晚明款,有的专写康雍款,有的专写乾隆篆体款,有的专写光宣小楷款。这些写款人一个包中放几支毛笔,接到电话夹着包就去写款,有主家提供的色料汁,一天写下来也收入可观。 因此,对款识的鉴定再也不能念着前辈的口诀定真伪了,许多通过对比款识上当受骗买赝品的藏友,就是吃了不懂综合鉴定的亏。我本人上世纪九
8、十年代初刚步入古瓷收藏领域时,花很少钱买到一只“乾隆官窑青花五彩人物纹双牺尊”(图1、图2),就是按图索骥的教训。对比器型,几乎一样;审视纹饰,绘制精致;翻看款识,“大清乾隆年制”篆体款同资料书上一模一样(图3)。自以为捡大漏,实际上走了眼。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