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55154
大小:4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6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国际金融危机摘要:2007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特别是今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迅速影响实体经济,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明显增大。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当前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关键词:次贷危机;大萧条;治理措施一、金融危机成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源于下述四方面因素第一,投资者预期的变化引起投资组合的调整,继而导致资本流动发生逆转,这为危机爆发提供
2、了可能。上述危机国家普遍经历过一段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最初,投资者对其经济前景保持乐观预期,因此,大规模的资本不断流入这些国家。之后,这些国家金融系统的脆弱性逐渐暴露,资本金不足、监管不力、过度负债、经常帐户、资本帐户赤字的增加以及政府担保弊端的显现。道德风险危害的加深等。巨额的财政赤字和过度的银行信贷使国际和国内投资者的投资预期发生逆转。投资者开始采取措施调整其投资组合,这种调整使资本流动发生逆转,即:资本流入量下降而流出量增加。资本流动的逆转对外汇汇率的稳定产生了压力,上述危机国家为释放这种压力
3、以维持其实行的爬行钉住的固定汇率体制,便采取提高国内利率的方法以吸引外资流入。这为国际资本套利活动提供了条件,从而使金融危机具备了爆发的可能。第二,“恐慌”、“单群效应”引爆危机。中央银行提高利息的措施并不能改变投资者对货币贬值的预期和对未来经济状况悲观的预期,因而,资本继续流出,央行稳定汇率的压力也随之不断增加。资本的持续流出逐渐耗竭着国家外汇储备,人们开始产生恐慌心态,恐慌心态又会因一些谣言的传播譬如:延期债务支付、资本控制等而加剧,在恐慌心态和从众行为驱使下,公众大规模挤提银行现金,兑换成外
4、币。即产生“羊群效应”。投机者也乘机入市大量抛售本币。大规模的挤兑使金融系统陷入支付危机,支付危机此时又难以通过国内或国际融资予以解决,银行纷纷倒闭,危机爆发。同时,当央行为维持爬行钉住的固定汇率制度而不断提高汇率的成本极大地超过了稳定汇率的利益时,央行被迫放弃爬行钉住的固定汇率制度,任由汇率自由浮动。于是,本币汇率大幅贬值,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第三,本币汇率的贬值、资本融通渠道的堵塞,使危机进一步深化。本币汇率的贬值使外债的国内价值上升,进一步恶化了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使金融系统的状况更趋恶化。危机
5、使本已相当狭窄的国际融资渠道完全堵塞,资本融资渠道的完全堵塞推动危机向纵深发展。第四,一国金融危机通过国际“传导”途径,蔓延到其他国家形成国际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有多条途径:(1)通过贸易渠道传导。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可以把相对价格和收入的震荡效应从一国传递到其它国家使危机蔓延(2)各国间的货币竞争性贬值使危机通过汇率途径传递。(3)各国资产市场的相关性为危机传导提供了又一途径。各国的金融联系使各国的资产市场具有相关关系:如果一国向另一国投资和向另一国借款,而后者不利的经济信息也将影响前者的
6、资产市场。(4)市场流动性的缺乏可以通过传导放大危机。例如由于俄罗斯危机爆发而遭受严重损失的一些高杠杆机构,出于对补交保证金和流动性缺乏的考虑,会减少其它市场的头寸,促使危机传导到其他市场。(5)投资者的群体非理性因素也对危机的传导起到了作用。群体的非理性是指“恐慌”和盲目的从众行为。通过对金融危机成因的进一步分析可以概括出危机成因的基本特征:(1)金融部门的脆弱性是危机爆发的充分条件;(2)货币政策同固定汇率体制之间的冲突是危机发生的必要因素之一;(3)传统的宏观经济指标,比如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
7、、巨额财政赤字或巨额的经常帐户帐户赤字是危机爆发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4)国民帐户平衡表的缺陷:政府或者私人部门过度持有外币短期负债是引发危机的重要因素。危机爆发后,经济学家对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思想根源进行了激烈争论。新古典经济学家指责民主党执政时期的政府干预市场运行导致了危机,凯恩斯主义者则认为危机的爆发标志着以自由放任为特征的“里根”主义彻底破产。然而笔者认为此次危机爆发的原因是综合的。新古典经济学忽视了自由市场导致的贫富差距和两级分化,奥地利学派关于危机治理的观点从现实角度也是难以实
8、现的,市场“自愈”的时间是无法估量的,萧条引起的失业和经济动荡会影响社会和政局的稳定,因此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会对经济萧条的局面保持无动于衷。凯恩斯主义对自由市场的观点较经济自由主义无疑是进步的,但它本质上与新古典经济学一样,是为维护自由市场而生的,并未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根本的矛盾。如前所述,凯恩斯和马克思分别从“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角度分析危机的,而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凯恩斯却没有进一步分析导致“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1929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