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

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

ID:39552237

大小:3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7-06

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_第1页
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_第2页
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_第3页
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情况的专报秦云总工程师:根据您10月19日关于英达公司就地热再生工艺情况的批示,我委与英达公司进行了沟通,了解了相关工艺及设备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咨询了部分专家意见,现将有关情况专报如下:一、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旧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沥青路面维修工艺,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效的技术经济措施。上世纪七十年代其,欧美国家已经开发出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并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也逐步引进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和有关设备。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是指使用就地热再生机组就地加热旧路面,

2、耙松、收集旧料,增加适量的再生剂和新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机内热搅拌,随即摊铺、熨平、碾压,形成新的沥青混凝土表面层,从而恢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工艺。二、上海关于就地热再生技术应用情况上海率先在全国推广应用就地热再生技术。早在2002年,上海浦东路桥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斥资1500万元人民币,购买了德国WIRTGEN现场热再生设备,该设备采用丙烷气体作为加热燃料,通过红外加热方法软化旧路面和加热再生新料。该技术在2003年6月在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养护工程中得到应用,施工方法为再生重铺法,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根据该工程现场取样实测结果,旧沥青的三大指

3、标中,针入度和延度明显改善,软化点无明显变化;马歇尔稳定度达14~15kN,车辙实验动稳定度达4000次/mm左右,这两项指标优于新沥青混凝土;水稳定性(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和表面摩擦系数与新沥青混凝土接近;压实度符合规范要求,表面平整度平均值约为IRI=2.0m/km;由于加热再生的过程中,工作区域四周同时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因此路面纵、横接缝情况明显优于传统的铣刨加罩。相关研究成果与经验被编入原市政局《热再生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试行)》(SZ-23-2002),成为全国最早的有关现场热再生技术的地方性施工及验收规程,是上海地区推广应

4、用现场热再生路面技术的规范性文件。一、英达公司的就地热再生技术特点英达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工程的企业,该公司曾参与编制交通部“就地热再生”技术指南;该公司的大型复拌就地热再生机组在就地面加热、再生剂洒布系统等方面作了重大改进,交通运输部的鉴定认为“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间歇式热辐射加热技术、多组多排疏松耙原路面疏松工艺、盘式再生剂洒布系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采用间歇式热辐射加热技术,确保加热深度可达4~6cm,且不烧焦路表沥青。2、采用多组多排疏松耙,对加热后的路面进行耙松,确保施工中骨料不被打碎,不改变原路面级配

5、。3、盘式再生剂洒布系统只对旧料进行再生剂洒布,且洒布均匀,避免新料过度再生带来的质量问题。一、主要结论1、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可以节约资源,实现资源再生利用,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和意义。2、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又是率先在全国推广应用现场热再生技术的城市,应该对该技术继续研究、应用、总结、发展和完善。3、就地热再生技术适用于修复沥青路面基层稳定的任何形式表面损坏,如松散、开裂、车辙、坑洞、推移和拥包等,修复的厚度一般在5cm以内,基本上就是沥青路面的上面层。4、由于就地热再生工艺是一种连续的作业方式,100%旧料

6、就地再生利用、一次性完成重新罩面,并可快速开放交通,特别适用于交通繁忙道路、局部路段、个别车道的旧沥青路面维修。5、就地热再生技术不适用于路面结构性损坏。6、对于重交通路面是否适用就地热再生技术目前尚无经验。二、相关建议1、建议在上海选择一些路段进行试点,但在中心城区应用时应充分考虑施工对居民及地下管线的影响,有必要实际考察“废气”、“噪声”等情况。1、在高架道路上采用此工艺时,应充分考虑对伸缩缝装置、连续缝以及结构钢筋的保护问题。2、采用该技术之前,应对原有路面的结构和损坏状况、材料构成等进行调查,并对再生剂的添加、再生后的混合料级配组成

7、及性能等进行研究,保证施工后的路面质量。3、对于目前广泛应用的改性沥青路面,再生作用和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特此专报。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廿三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