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ID:39546766

大小:21.0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7-06

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_第1页
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_第2页
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_第3页
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_第4页
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高一语文上册《死水》教案一、  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由于初中阶段现代诗歌的学习量较少,学习要求层次较浅,学生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诗歌结构、意象分析等诗歌解读的一般着眼点和解读范式较为陌生。 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体悟诗歌的抒情性特征,了解“以美喻丑”的诗歌反讽手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写作背景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懂得从“三美”的角度赏析新格律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诗歌传达的主旨和情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三、  教学重点诗歌中的反讽手法和“三美”审美角度。 四、  教学难点作品如何体现“三美

2、”。 五、  教学设计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一〉导入:简介闻一多的《七子之歌》组诗和播放歌曲,体现作者对帝国文义  列强侵占国土的不满和渴望各地回归祖国之情。 〈二〉作者简介:     闻一多(1899-1946),现代诗人、学者。湖北浠水人。曾留学美国学习文学、美术。早年参加新月社,为该社主要成员,着有诗集《红烛》、《死水》等,具有沉郁奇丽的艺术风格,整齐、和谐的艺术表现,影响颇大。在新诗的形式上主张格律化,讲求“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三〉写作背景:     对《死水》的写作时间和写作的原由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

3、许多篇爱国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首诗的深层根基。 〈四〉诗歌赏析: (1)把握主旨通过听课文录音、朗读、展示背景资料等,引导学生思考并明确如下问题: 1.   闻一多笔下的死水有什么特点? 令人绝望:丑陋、死寂、混乱。(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②闻一多对这一潭死水的评价是怎样的?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③诗人对这潭死水的态度如何?否定、贬斥、愤激。 ④死水象征着什么?   一、从《死水》的创作时间

4、看 1925.4象征着腐朽的美国社会。二、从《死水》发表的时间看 1926.4象征着垂死的北洋政府。三、从《死水》诗集出版时间看 1928象征着黑暗的中国现实。 2.   了解象征手法:象征手法就是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来表现一种抽象的概念或思想感情。理解象征手法,应当从整体上着眼,而不能穿凿附会,。如果孤立地看一句话是不容易看出它的象征意义的,要看全文,要联系写作的背景和深入分析文中所描写的情景及艺术构思才容易理解其象征意义。 3.   了解反讽手法     反讽: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诗中加速“死水”的腐烂后出    现了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翠”,铁锈出了“几瓣桃花”, 

5、  “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声”…… 〈五〉讨论探究闻一多是我国新格律诗的最早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在体现诗歌情感性特点的同时,他还追求诗歌的形式美。他要求新格律诗要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死水》是如何体现这“三美”的呢? 本文本来写的是一沟发臭的死水,但所用的语言色彩却十分鲜明。这里有翡翠绿、桃花红、珍珠白,有五彩缤纷的“罗绮”,有鲜艳照人的“云霞”。这些艳丽的色彩显示出的是油画般的“绘画美”。 《死水》是新格律诗的代表作之一。从形式看,每节四句,每句九字,排列非常整齐;从韵律

6、看,各节大体均押abcd型的二四脚韵,每行诗又以四音节为主。由于内在节奏的高度和谐一致,加上严格的双行押韵、每节一韵的音响效果,使全诗的节奏十分鲜明。全诗遣词造句绘声绘色。反复吟诵,建筑之美,音乐之美,绘画之美,自可领悟。 《死水》,就是他新诗理论的尝试与实验的最完美的作品。这首诗从第二行起,每一行都用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三字尺”(即两或三个字组成的音尺,也叫音组、音步或顿)构成的,所以每行的字也一样多:全诗都用形象的词藻,语言雕绘满眼,像死水、丑恶、银沦、残羹、翡翠、桃花、罗绮、云霞等词语,安排妥帖,缕金错采,在视觉上令人目眩神摇;每行诗收尾的都是双音词,读起来音调和谐。音乐的美,绘

7、画的美和建筑的美,在这首诗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与融合。 〈六〉总结:  闻一多先生认为符合“三美”主张的诗歌才是美的,这是他创作的标尺。音节匀称、词句工整的诗歌是美的,但音节错落有致、长短变化多端的诗行是不是就不美了呢?明天的课上,让我们继续品读其他风格的新诗佳作!高一必修一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学案学习目标:1、识记字音字形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3.结合文体特点,体会文中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自主学习、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