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谚语与歇后语的特点和联系

成语、谚语与歇后语的特点和联系

ID:39543445

大小:26.9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5

成语、谚语与歇后语的特点和联系_第1页
成语、谚语与歇后语的特点和联系_第2页
成语、谚语与歇后语的特点和联系_第3页
成语、谚语与歇后语的特点和联系_第4页
成语、谚语与歇后语的特点和联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语、谚语与歇后语的特点和联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成语、谚语与歇后语的特点和联系成语,谚语,歇后语都是熟语的一种。特点包括,语言中定型的词组或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交叉的,采取“歇后”方式的成语,即是成语又是歇后语,同样,采取“歇后”的方式的谚语,既是谚语又是歇后语。但他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本文从他们的概念、结构、功能、修辞等角度分析他们之间的不同。一、成语1、成语具有意义整体性、结构凝固性、韵律协调性等特征。内容上反映的多是古代事物;新创的很少,形成时间也多是上古时代;语言形式上,保留不少古代汉语语音、词义、语法现象。成语的意义往往并非其结构成分意义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

2、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如:“破釜沉舟”,表面是“砸破饭锅沉下船”,实际是“下定决心干到底”。由此可见,成语的实际含义具有整体性。成语的固定性表现在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增减其中成分。如“任重道远”就不能变成“道远任重”或“任重路远”。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灵活应用,如:“揠苗助长”中的“揠”由于较难书写,也不便理解,就换成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字“拔”。谚语、歇后语却没这样严格要求,它们可以增加、减少字,有时是一个词,有时是一个句子,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2、10成语大多数是“四字格”,大多是音节整齐、诵读时结构两两相对。“一衣带水”本是“一衣带”

3、那么宽的“河水”。事实上这种情况有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同汉语语言片段双音节化有相当的关系,读时二字一顿几成惯例。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绝大多数成语都使用了这种节奏。但也有少数“非四字格”的,如“莫须有、迅雷不及掩耳、牛头不对马嘴”。3、成语的来源:神话寓言: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历史故事:四面楚歌(《史记·项羽本纪》);口头俗语:众志成城、千夫所指。4、成语的结构:主谓结构:德才兼备,夸父追日;述宾结构:异想天开,横少千军;并列结构:(一)两部分并列。从两部分意义关系上分析:a.重复。两部分意义基本是一样的:万紫千红,欢天喜地;b.承接。后部分承

4、接前部分而来,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如:过河拆桥,水到渠成。(二)四个词素并列:青红皂白,生老病死。然而谚语与歇后语没有这种规则性,很难对他们进行分析结构。二、谚语10郭绍虞:“认为谚语是经验积累的结果,‘主于知’,来源于‘民众’,或是经过几个人修改的结果,即融合多数人的经验,或是‘只借口头引述以为流传’,是无法知道作者的。谚语‘重真’,表现在观察社会‘以世态人情为材料’,对于人的‘处事理事’有指导能力。”由于谚语内容包含经验的总结,所以可拿来作论据,具有某种科学性,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是谚语的本质特征,像“庄家要好,犁深肥饱。”⑴语言形式比较对仗、工整、讲究和谐,有韵脚,是个完整的

5、句子,大多数是复句,亦有单句,这与成语有了一定的区别,成语只是叙述一般的客观现象,表达一种概念,没有训诫功能。谚语有以下几类:农谚:麦子胎里富,种子六成收气象谚: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规诫谚:打蛇要打七寸生活常识谚:急走冰,慢走泥成语与谚语不同,成语书面性强,具有经典性,多出自古权威的著作。谚语口语性强,多流传于人民群众中口头语言中。与歇后语有较相似的特点。“谚”:《尚书·无逸》:“俚语曰谚”可见传统的观念,“谚”就是俗语,由于谚语切合人的日常生活,明白易懂,容易明了,大半有韵,便于记忆。例如:肉包子打狗,自作自受。成语与谚语形式之间的比较如:见异思迁饮水思源一山望那山高喝水不忘

6、掘井人虽然说谚语、成语在词句上都比较固定,但成语比谚语更加定型化。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10众志成城三个臭皮匠,变个诸葛亮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成语在语言运用中相当于词,能充当句法成分。谚语多数可独立成句,或独立句外,不做句子成分。并且成语保持各地的一致性,谚语有明显的地域性;成语表示一般的概念,仅一种客观的现象,谚语表示一种判断和推理,它概括反映深刻道理和总结斗争经验,多有主观色彩。三、歇后语歇后语原是俗语的一种,是近似于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并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它有特别的结构,有上下两半组成,同成语性质很相近,可以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成语。把一个成语的意义做前后两部

7、分说出来,前一部分是个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有时只说出上半,下半省略,两部分之间有间歇,间歇部分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所以叫歇后语。歇后语后半的解释说明同整个歇后语的意义的关系有两种情况:(一)比喻。狗撕烂羊皮,东一口,西一口。意思是讲话做事无一定目标、计划。(二)双关谐音。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歇后语来源。民间风俗:老太太纫针——离得远。历史故事: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10由于生活中可供创造歇后语前半部分形象表述的材料很丰富,它表达的也不必是经验或某些有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