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描述:《马克思辨析题、分析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辨析题1、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感性是理性的基础,理性是性的指导。感性只解决现象问题,理性才解决本质问题。(2)古希腊哲学家的上述命题强调了理性的重要作用,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这是有合理之处的。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感性的重要作用。2、有人说:“古人云,‘仁义值千金,钱财如粪土。’千金也是钱财,所以,仁义如粪土。”请问:这一推论是否错误?错在哪里?这里既涉及到认识问题,又涉及到价值评价的问题。在俗语“仁义值千金”中,“千金”的意思,
2、不是这个词的本意,而是比喻意,比喻仁义极其珍贵。而在“钱财如粪土”中,“钱财”的意思是这个词的本意,即金钱、财物。这句古话意在对仁义和钱财的价值进行比较、评价,高度推崇仁义的价值,而极度贬低钱财的价值,用极夸张的方式来评判两者价值的高低。千金”与“钱财”两词虽然本意一致,但在这里其内涵不一样,不能等同起来。等同起来,是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这就提醒我们,在进行认识的时候,要因地制宜,注意具体的实际情况。价值评价随主体特点而转移。仁义的价值是否高于钱财,要依赖于评价主体。如果评价主体把仁义等同于钱财,甚至视仁义低于钱财,崇尚见利忘义、
3、为富不仁,则该推论没有逻辑上的错误。3、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价值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抽象劳动不同商品的价值本质上一致,故能比较。比较的结果,即交换价值。商品交换,即劳动交换。劳动交换,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不承认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是企图掩盖资产阶级利用其对生产资料的占有而无偿占有别人劳动这种剥削的实质。4.在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此观点错误。(1)商品生产过程是各种生产要素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的过程,各种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
4、造价值的关系是不同的。就商品使用价值的生产而言,土地、材料、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是商品使用价值的物质要素,与劳动者的具体劳动一起,共同构成了使用价值的源泉。但就商品价值的创造而言,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唯一源泉,离开了人的劳动,价值增长就不可能实现,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2)在信息经济社会中,知识转化为生产力,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给人类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在这一时代,知识和技术甚至成为首要的生产力。但价值的增长源泉仍是劳动,而不是知识。知识不创造价值,它本身的价值也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具体劳动才能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成为商品价值的一个构
5、成部分。(3)此观点的错误在于,没有认清价值的来源。5.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
6、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是不变的,所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价值量:价值的大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正常条件下,一般的劳动能力,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6.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
7、的最优配置。(价值规律: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以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此观点错误。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自发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但是,价值规律的调节有其自身弱点和消极面:一、可能导致垄断,阻碍社会进步;二、可能引起两极分化;三、可能造成社会资源比例失调、浪费。7.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此观点错误。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使用价值。并非所有使用价值都包含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属
8、性。劳动也不是财富生产的唯一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等都是不可缺少的,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财富是由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的,这就为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共同参与财富分配提供了经济依据。文化是以意识形态为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