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演变

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演变

ID:39529740

大小:45.62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7-05

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演变_第1页
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演变_第2页
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演变_第3页
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演变_第4页
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演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演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草原文化:概念的提出与演变包斯钦“草原文化”这个概念是何人、何时提出来的?早期使用者曾经赋予其何种不同的含义?这是草原文化研究者终究要梳理和回答的问题,而且随着资料搜集、检索工作的深化,结论随时都可能被刷新。笔者曾经在《草原文化,关于定义和学理建构的探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3期。一文中写下如下两段话:“对‘草原文化’作科学界定,明确提出用以指称以内蒙古为核心区域的中国北方草原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是在2004年。”“事实上草原文学、草原艺术、草原文明、草原文化等等概念术语的使用,已经有了不短的历史。比如20世纪50年代,内蒙

2、古一些作家就曾经倡导创立草原文学流派,到了80~90年代,内蒙古一批文艺理论评论工作者围绕草原文学、草原艺术再次展开讨论。……也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一些学者就已经提出并开始使用‘草原文化’概念。此后,国内使用‘草原文化’、‘草原文明’等术语的频率逐渐增多,有的直接用作学术文章标题、学术著作书名。”当时,12/12由于文章篇幅所限,也由于掌握的资料所限,这两段话显得比较笼统,也不够严谨、准确,有必要做进一步梳理,这便是本文的目的。众所周知,“文化”这个概念有极其复杂的内涵,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诸如文化人、文化生活、公共文化服

3、务等等,是指受教育程度、读书看报、提供或消费文化产品之类的,属狭义的文化;而广义的文化则是指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在内的人类一切精神活动及其结果。诸如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东方文化、西方文化,即属广义文化。文献检索发现,“草原文化”概念的使用也明显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先来看看狭义草原文化概念的使用情况。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草原文化”提法在狭义上使用,国内最早出现在《中国民族》1964年Z2期所载《草原文化轻骑兵》一文,作者裴寿举。这是一篇关于黑龙江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民族艺术队为草原牧民送文艺下乡的通讯。因此,这里的“草原文化轻骑

4、兵”显然是“草原上的文化轻骑兵”之意,这里的“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接下来的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你好,草原文化之星——内蒙古自治区边境牧区文化站一瞥》,同样刊登在《中国民族》1981年第12期,作者奎曾。这是一篇记叙乌拉特中旗边境牧区川井公社文化站的文艺通讯。“你看见那小楼了吧,你看见那楼上的红五星了吧,它就是文化站,就是牧民们说的‘草原文化之星’”。抒情色彩颇浓的这句话清楚表明,这里的“草原文化”是指草原牧民的文化生活,诸如读书看报、文娱活动之类,同样指狭义的文化。发表于1984年第8期《中国金融》的《草原文化的灿烂明珠》(作者张发、陈宇红

5、)和发表于《内蒙古艺术》 1997年增2期的同名文章(署名伊克昭盟鄂托克旗乌兰牧骑)标题所使用的草原文化,亦属“狭义的文化”。本文主要关注的是在广义上、且作为学术概念使用“12/12草原文化”这一术语,用以指称世代生息在草原这一特定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历代不同部族、民族人们的一切精神活动及其结果的概念。即指包括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制度,以及基于此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趣味、宗教信仰、道德情操等在内的文化。笔者目前查到的最早使用草原文化概念的学术文献是成书于1940年的美国著名蒙古学家拉铁摩尔所著《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一书。本书《第

6、四章蒙古草原与草原游牧社会的特征》中写道:乘马在功能上的重要性,是因为它能提高依草原为生的牲畜及依牲畜为生的社会间的联系的效率与特征,其发展的程序是:(1)放弃过渡性文化时转变到完全草原文化;(2)完全依赖天然放牧的牲畜,没有储存的饲料或干草;(3)机动性的需要增加,以免滯留在不能继续使用的牧场上;(4)对管理马匹的较高技术的特殊需要(马厩中养马的农夫在把马放到草地上之后,则没办法把它们再招回来);(5)结果掌握了熟练的骑术与对马群的管理。(唐晓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2005.11,p43)同书另一处有如下一句话:“弃农业资源的利用而

7、专力发展牧畜资源,这种差异一直发展到使“半草原”的社会不再是“半”,而是整个的草原化。”(p40)将上述两段话互为参照来理解,拉铁摩尔在这里使用的“草原文化”概念,包含着两点含义:1)这里所说的草原文化具有“草原人类的生存方式”之意;2)这种文化与农耕和半农半牧生产方式下的文化不同,是完全“草原化”的,即纯畜牧游牧的文化。这显然属广义文化的范畴。按照时间顺序,接下来我们应该提到发表于《考古》1959年第6期的《四十年来苏联境内青铜时代的研究》一文(作者:C.B吉谢列夫,原载《苏联考古学》杂志1957年第4期,张忠培、薛家译,张轶栋校)。文章

8、有这样一段话:“12/12绳纹陶文化和乌克兰西北部文化这两种草原文化之相互关系的过程也和白俄罗斯的德聂伯河流域与伏尔加——奥卡河流域两种文化之相互关系一样,由于对草原森林地带和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