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浅谈

海绵城市建设浅谈

ID:39525502

大小:149.5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7-05

海绵城市建设浅谈_第1页
海绵城市建设浅谈_第2页
海绵城市建设浅谈_第3页
海绵城市建设浅谈_第4页
海绵城市建设浅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绵城市建设浅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海绵城市建设浅谈课程论文学号、姓名:年级、专业:水利水电工程培养层次:本科课程名称:水利可持续发展考试成绩:授课或主讲教师签字:海绵城市建设浅谈海绵城市建设浅谈1.引言众所周知,我国的水资源一直处于紧缺的状态,干旱灾害频繁,中国的三分之二城市缺水,整个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位都在下降,北京地下水下降的速度是每年1米左右。与此同时“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也是目前不少城市的鲜明写照。城市“逢雨看海”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被总理提及,这说明此现象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据国家防总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已有41座城镇遭受内涝。汛期到来,城市“看海”已成某些

2、地方的“新常态”。“街上游泳”“路边捉鱼”小区住宅楼一夜之间成“海景房”等新闻也不时见诸报端。面对逢雨即涝,雨过必旱的情形,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治理方式呢?自然的智慧给予了我们启示。城市化之前,降雨时因为土壤的涵水缓冲作用,大量的雨水并不会迅速汇入地下水系,河流的水位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大起大落。城市开发之后,裸露的土壤面积大大减少,因为雨水无法渗入土壤而形成的在城市地表流动的水流,被称为“雨水径流”。我们都知道在森林、农田等自然环境中不会形成积水灾害。这是因为暴雨时,雨水可以直接渗入土壤中,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城市道路、硬质景观、建筑屋面等

3、大量非渗透性表面的扩大,以及对河湖等自然水体的填埋、河道大量采取硬质化处理等,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扰动。2.LID思维模式的引入专家们开始探索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自然理水方式。二十世纪美国提出的一种较为先进的雨水管理模式,指在场地开发过程中采用源头、分散式措施维持场地开发前的水文特征,其核心是维持场地开发前后水文特征不变,包括径流总量、峰值流量、峰现时间等。[1]LID的核心雨水调蓄方式包括入渗、蒸发、滞留、蓄集等,采用的基本措施有生物滞留带、绿色屋顶、植草沟、雨水花园、储水池等。借着这一思潮,政府职能部门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这个

4、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会议上发表了讲话:“在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3.海绵城市的定义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海绵城市建设浅谈并加以利用。让人造城市,转变为能够吸纳雨水、过滤空气、过滤污染物质的超级大海绵,达到降温、防洪、抗旱、捕碳等效益,根本解决人造城市阻绝水与生态的问题,迈向真正的生态与低碳城市。4.海绵城市的特点与

5、传统城市相比,海绵城市强调的是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低影响开发,地表径流不变。而传统城市以利用土地为主,改造自然,改变原有生态,使地表径流增大。传统情况下,我们采取末端雨水快排模式,通过地下管道,80%的雨水被排出了;而海绵城市在多年平均年净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建设“海绵体”,仅仅排放了40%的雨水,其余的部分通过下渗减排,集蓄利用,有效地利用了资源,实现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提高雨水资源化水平、降低暴雨内涝控制成本、改善城市景观等多重目标,最终为城市构建起可持续、健康的水循环系统。有着非常大的经济效益。海绵城市作为一个国家

6、级的大课题,涉及的层面很多包括天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自然水要素。涉及到供排水、规划、园林、交通、建设、城管、气象等众多管理部门涉及到给水、排水、内涝防治、防洪、水的循环利用等人工水系统涉及到每一个建设项目。5.海绵城市的两大途径区域层面,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这是海绵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生态修复已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调蓄空间。例如我的家乡盘锦市辽河口区去

7、年夏天进行了河道清淤工程,在河里种植了荷花,蒲草等植物,净化水体,提高河道的蓄水能力。与此同时还进行了退养还湿,将养殖鱼虾海参的水滩还原到自然的状态,保护生态区域。城市层面:低影响生态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在城市中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6.海绵城市的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需要达到四大指标,分别是下凹式绿地率,其面积要大于等于50%;透水铺装率,公共区域的透水铺装

8、人行道、停车场、广场面积要大于等于70%;绿色屋顶的覆盖率要达到20%-50%;下垫面径流系数,即一定汇水面积内径流量与降雨量的比值。海绵城市建设浅谈为了达到此指标,我们可以通过具体有八大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