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

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

ID:39523706

大小:419.31 KB

页数:76页

时间:2019-07-05

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_第1页
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_第2页
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_第3页
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_第4页
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常见意象和典故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导入:每流连于古代诗文,我常常拍案叫绝,回味无穷,我惊诧于诗人的匠心独运,感叹于他们遣辞造句的工力,例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人不言情,却字字含情;“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不言愁,却句句含愁。“孤灯照寒雨,湿竹暗浮烟”诗人不言苦,却句句含悲,诗人何以能如此,原来一草一木,山山水水总关情。诗歌的形象鉴赏考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主要指鉴赏诗歌所描写的人、事、物的特征和意义,以及一些特定的文化意象的含义及其对于抒情的意义。景物形象分类:1、景象2、蕴涵某种品质的或思想的物象3、人物形

2、象(一)景物形象:1、景象:诗中的景象是诗人为抒发思想感情而精心裁剪、设计的。一般有: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自然情态、属性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分析思路:1、描摹诗歌图景。2、概括景象(意境)特点。3、剖析作者思想。西楼曾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分析解答: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连天的海浪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波浪不断拍打堤岸,又咆哮

3、着远去。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幽居初夏      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箨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1)诗人写景是从哪几方面突出表现一个“幽”字的?试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思想感情?:(1)①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斜”“水满”“草深”等意象写出环境之幽静、初夏景色之幽美)②以动衬“幽”(“下鹭”)③以声衬“幽”(“鸣蛙”)(3

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2)①前六句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了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1分)②尾联“叹息”,一是叹志士空老,报国无成;二是叹往日旧交零落殆尽,顿感寂寞惆怅(2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思路不清楚,语句不通顺,酌情扣分)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这两首都是抒发。(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2、物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

5、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典型例题:早梅张渭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问: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分析解答: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风而发的形象。“寒”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迥”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白玉条“之喻、疑梅为雪之错觉,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坚韧刚强、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6、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注]垂矮: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角须,形状好像贵族仕宦下垂的冠缨(帽带)。请分析这首诗所写形象的特点。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诗人将“尊贵”与“清廉”的特点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次句写蝉的远传之声。“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首诗通过对疏桐之上的蝉的形态、习性、鸣声的(自然属性)描写,表明了立身尊贵而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播的道理(寓意),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感情)。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

7、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形象分析梅花: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环境烘托)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正面描写)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二)人物形象:①知人论世,关注背景。②抓抒情主人公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典型例题1:寻陆鸿渐不遇皎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