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逻辑转变_仰海峰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逻辑转变_仰海峰

ID:39521870

大小:1.15 MB

页数:3页

时间:2019-07-05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逻辑转变_仰海峰_第1页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逻辑转变_仰海峰_第2页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逻辑转变_仰海峰_第3页
资源描述: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逻辑转变_仰海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外马克思主义THEORETICALHORIZONT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逻辑转变*■仰海峰【提要】本文梳理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转变中三条线索:一是以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为标志的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逻辑转变;一是从后结构主义出发对葛兰西霸权理论的后马克思主义解读;一是通过反思消费社会与电子媒介而实现的理论转变。这种理论逻辑的区分,以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格局。【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中图分类号】B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47(2009)11-0041-03虽

2、然“后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的流行是在1985柯尔施对马克思哲学批判精神的强调,以及卢卡奇关年拉克劳与墨菲的《霸权与社会主义战略》一书出版于物化理论的开拓性研究。就柯尔施与卢卡奇的理论之后,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的内在发展和资而言,虽然他们两者都强调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本质,本主义社会的形态转变来说,20世纪70年代都可以看但在具体的逻辑运演上,两者又存在着差别。柯尔施作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就资本主义本身的发展而强调从批判精神上来统一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言,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福特制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与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学科内部之间的沟

3、通与整组织化资本主义,转向了以弹性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后合,社会学的色彩强于哲学的底色。早年卢卡奇虽然组织化资本主义,并发展为全球化的资本主义。就思也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不同领域和学科之间的内在想发展而言,以现代性为主题的西方哲学转向了以后关系,但他更强调一种哲学逻辑的运演。早年的霍克现代性为主题的后现代思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与思海默在规划批判理论时,按照作者的理解,更具有柯想语境中,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后马克思主义尔施的特色,强调跨学科之间的总体性关联,并在这的逻辑转变。在这一转变中,存在着三条线索。种关联中重申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但在20世纪

4、40年代中期之后,特别是随着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兰克第一,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经过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理论更具哲学意蕴,也更具有早期的跨学科规划、中期的工具理性批判,早年卢卡奇的理论特性。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时,这条逻辑工具理性批判将哲学反思的视角推到了西方文化思路已经达到了当时理论的极限,同时也将的根基处,认为西方文化从根基上就受到了工具理性自身的缺陷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就为向后马的规制,这种规制在现代技术的作用下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它不仅使人的理性工具化,而且使人的心克思主义的逻辑转换提供了可能性空间。理工具化,在弗洛伊德之后,

5、甚至可以说人的无意识从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批判理论的前身是也被工具化了,这才可能提出单向度的社会与单向度*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后马克思主义研究”(06BeZX015)的阶段性成果。2009.11理论视野41THEORETICALHORIZONT国外马克思主义的人这样的结论。这样的哲学批判固然深刻,但其运明的那样,可以通过异化的扬弃而解决。阿尔都塞借演的逻辑却是片面的,这种片面性将社会简单化了,鉴了拉康的学说,指出主体是由意识形态建构出来社会被看作一个单一结构的整体,而不是看作有着复的。这表明,想借助于主体的意识(或阶

6、级意识)来杂性结构的存在。特别是当谈到革命策略时,要摆脱求得解放是不可能的。这也是阿尔都塞批判当时的人单向度的社会,首先就需要拒绝单向度的意识,并把本主义思潮的重要理论根据。阿尔都塞的多元决定论解放的主体看作是具有整体性思维的理性主体。当这表明,虽然经济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起着决定作用,样的解放在遭遇到1968年的失败之后,新的理论逻辑但社会是一个复杂整体,是一个具有多重矛盾的复杂就会呈现出来。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一种反主体、结构,社会整体的不平衡发展形成了各种矛盾之间的反总体性、强调碎片化的思维得以发生、发展起来,复杂关系,多元决定理论揭示

7、的正是这种复杂结构内有其思想的根源。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中,在的关系图式。“多元决定在矛盾上具有如下基本特20世纪70年代之后,哈贝马斯虽然还不能直接界定为质:它是矛盾在自身中对自身存在条件的反映,也就后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但他的理论运演已经处于后现是矛盾在复杂整体的主导结构中所处位置在矛盾自身代主义的语境中,其主体间性的理论批判正是现代理中的反映。这不是单一意义上的‘位置’。它既不只是论中以主体与自我意识为核心的理性形而上学。在这‘原则’上的位置(即矛盾在等级性因素和决定性因样的理论转换中,《否定的辩证法》可以说是后现代思素,如社会、经济

8、等关系中所占有的位置),也不是它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节在‘事实’中所处的位置(即矛盾在特定阶段是否占点。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西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