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9521170
大小:291.8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7-05
《浙江省天台县育青中学高三语文《中庸之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庸之道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1)请写两个体现孔子中庸之道的成语。(2分)不偏不倚不瘟不火不即不离(2)结合两则文字,说说“民鲜久矣”的原因。(2分)统治者考虑自己利益时过于张扬,未能在自己利益与民众利益之间要寻求一种平衡关系,因为统治者缺乏“中庸”这一至德很久了,老百姓很久没感受到它了。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是孔子对君子形象的描述,也是他对君子人格的要求,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就上述论述,请你谈谈你的理解。(3分)成为君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的是对文
2、和质的关系不偏不倚的把握。儒家讲“过犹不及”,太过于修饰和太质朴都不能算是君子,只有文与质恰当的调和,才能达到君子的境界。因此“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儒家中庸之道的一种表现。(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有子强调的“和为贵”与孔子强调的“和而不同”内涵是否相同,请作简要说明。(4分)有子的“和为贵”是强调“和”对“礼”的调节作用。“礼”是维护当时社会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要人们承认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但“礼”是一种规定性,须用“和”加以缓冲和调节,保持人际关
3、系和谐,使人各安其分,以稳固统治秩序。孔子所说的“和而不同”则从另一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能以牺牲个性差别为前提,“和谐”是达成多样的统一。孔子的观点和有子的观点其实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侧面,只是强调的重点不一样。有人认为主张“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瘟不火,“执其两端用其中”;是“各打五十大板”——均等受罚,息事宁人。你以为这种观点正确吗?(3分)这种说法不完全对。“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瘟不火”等的确是“中庸”思想的部分内涵,但不是全部,强调的是以中道行事,不走极端;但“中道”不是不讲原则,“中道”的底线是“仁义”,违背“仁义”的“取中”就是折中主义。“各打五十
4、大板”是不分是非对错的平均摊派,是典型的“折中主义”,应该否定。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够调和左右矛盾的意见,而自己的中心思想还是独立而不移。你认为这个解读合乎孔子的中庸之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这个解读合乎孔子的中庸之道。(1分)“中庸”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1分)当然,中庸之道不能等同于凡事处处折中调和的“折中主义”,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
5、),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1分)子曰:“乡原,德之贼也。”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孔子所说的“乡原”,是指什么样的人?(1分孔子所说的“乡原”,指那些看似忠厚而实际上不讲道德原则,媚俗趋时、欺世盗名的伪君子。1分)(2)请简要阐述“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3分和而不同:君子坦荡荡,与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即使意见不一,却是心胸宽广,能和气而公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而不和:小人没有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表面随声附和,私下却互相拆台。(3分)①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6、②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③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孔子认为好好先生是道德的败坏者,“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但是“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这句话是现在很多人的处世原则,他们希望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对此请谈谈自己的理解。(2分)所有人都喜欢自己不见得就是好的,这至少说明自己在为人处事上没有原则和标准。应该做到把握住一个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去处理事情或与人的关系,而应以善恶是非为标准,做一个有是非原则、有智慧有正义的人。①《论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7、民鲜久矣。”②《论语》: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③《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1)请从上述文字中提炼出一个成语。(1分)中庸之道(2)《论语》《中庸》都言及“允执其中”的问题,请谈谈你的理解。(3分)“允执其中”即实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执两用中的原则要求主事者要多听听赞成的和批评的意见,然后全面考察,采取比较客观和稳健的主张加以实行。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日:“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