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

ID:39519307

大小:2.60 MB

页数:61页

时间:2019-07-05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_第1页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_第2页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_第3页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_第4页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_第5页
资源描述:

《流行性腺腮炎(痄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痄腮(流行性腮腺炎)教学目的了解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病机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诊断要点与合并症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原则掌握流行性腮腺炎的辩证论治一、概述1.定义: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感受腮腺炎时邪(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其主要特征。中医学称之为痄腮。2.发病情况:①发病季节: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②发病年龄:以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为多见,2岁以下小儿很少罹患。③潜伏期12—22天。④传染期本病传染性较强,易在儿童集体机构发生流行。腮腺肿大前6天至肿后9天从唾液腺可分离出病

2、毒,其传染期则约自腮腺肿大前24小时至消肿后3天。⑤传染源为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主要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污染食具和玩具等途径传播。⑥免疫感染本病后可获终身免疫。⑦预后:一般预后良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出现邪陷心肝、毒窜睾腹之变证。中医学称本病为“痄腮”。其病名首见于金代窦杰《疮疡经验全书·痄腮毒》:“痄腮毒受在耳根、耳聤(ting),通过肝肾,气血不流,壅滞颊腮,此是风毒症。”不仅提出了病名,并对痄腮的确切部位、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论述。3.命名:在历代医学文献中,根据本病的发病部位、证候特点和传染性有其不同的命名:

3、“痄腮”—首见于《疮疡经验全书•痄腮》。“腮颌发”——见《证治准绳•疡医》。“虾蟆瘟”——见《医学正传•虾蟆瘟》。“鸬鹚瘟”—见《疡科心得全集•鸬鹚瘟》。“温毒”——见《温病条辨•上焦篇》。【病因】腮腺炎病毒属副粘病毒科。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00—200nm,包膜上有神经氨酸酶、血凝素及具有细胞融合作用的F蛋白。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因与副流感病毒有共同抗原,故有轻度交叉反映。患儿唾液、脑脊液、血、尿、脑和其他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毒,在猴肾、人羊膜和Hela细胞中均可增殖。【经络循行】《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

4、于目锐眦,上抵头角(1),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2),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肋胁里,出气街,绕毛际(3),横入髀厌中(4)。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5),出膝外廉,下外辅骨(6)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7),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     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8),出其

5、端,还贯爪甲、出三毛(9)病因:感受腮腺炎时邪病毒。病变部位: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病机:风温邪毒蕴结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气血壅滞不散,凝滞于耳下腮部,则耳下腮部肿痛,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外眦,上抵头角,下耳后,绕耳而行,腮腺位于足少阳胆经循行所过之处。[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痄腮的病因有“风热毒气”、“风热湿痰”、“风温”、“温毒”、“瘟毒”等之说,归纳起来,属于风温时邪,邪毒为阳邪,有传染性的,指出风温邪毒是痄腮的发病原因。1.邪犯少阳风温时邪病毒从口鼻而入,首犯肺卫。肺卫失宣,卫阳郁遏,故初起可

6、见发热、恶寒、头痛、咽痛等肺卫表证;邪毒入里,内犯少阳经脉,少阳经脉失和,邪毒循经上攻腮颊,与气血相搏,气血郁滞,运行不畅,凝滞于耳下腮部,则腮腺肿胀疼痛。2.热毒壅盛感邪较重,素体虚弱,正不胜邪,邪从火化。毒热炽盛,壅阻少阳经脉,循经上攻腮颊,气血凝滞不通,则致腮部肿胀疼痛,坚硬拒按,张口咀嚼不便;热毒炽盛,则高热不退;邪热扰心,则烦躁不安;热毒内扰脾胃,则致纳少,呕吐;热邪伤津,则致口渴欲饮,尿少而黄。手足少阳相通,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热毒炽盛者,邪盛正衰,邪陷厥阴,扰动肝风,蒙蔽心包,可见高热、抽

7、搐、昏迷等证。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阴器,邪毒蕴结,邪毒内传,引睾窜腹,见睾丸肿胀、疼痛,或少腹疼痛等症。为毒窜睾腹之变证。足厥阴之脉布两胁,循少腹,肝经热毒壅滞乘脾,邪毒循胸犯胁肋,邪入脘腹,结阳明者,则出现上腹疼痛剧烈、恶心呕吐等症。[临床诊断]1.诊断要点(1)腮腺炎流行期间,发病前2—3周有流行性腮腺炎接触史。(2)初病时可有发热。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疼痛感。常一侧先肿大,2—3天后对侧亦出现肿大。腮腺管口红肿,或同时有颌下腺、舌下腺肿大。(3)并发脑膜脑炎、睾丸炎、

8、卵巢炎、胰腺炎等。临床诊断(4)血象检查: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继发细菌感染者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增高。(5)血清和尿淀粉酶测定:血清及尿中淀粉酶活性与腮腺肿胀平行,2周左右恢复至正常。(6)病原学检查:从患儿唾液、脑脊液、尿或血中可分离出腮腺炎病毒。用补体结合试验或ELISA法检测抗V(Virus)和抗S(soluble)两种抗体,S抗体在疾病早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